当前栏目:演出展览

【小工匠大创造】30位“小工匠”为黄石市博物馆添上“专属砖”!陶艺坊制砖活动圆满收官!

来源:文旅黄石    时间:2025-07-19

分享:

当指尖泥土遇上千年匠心

一块块刻着独特印记的砖坯

成了孩子们与历史对话的

“时光信物”!

“原来古人造房子这么酷!我的砖上刻了我的专属印记,以后它就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啦!”——参加活动的二年级学生方铭昊兴奋地举起自己压制的砖坯,泥渍斑斑的小脸上满是自豪。

2025年7月18日,黄石市博物馆陶艺坊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工匠”——30名中小学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亲手完成了一场穿越千年的传统制砖技艺体验。从揉泥夯土到刻字留痕,从聆听砖史到见证作品成型,孩子们用双手为家乡文化“填”上了独一无二的一块砖!


一、泥土变形记:

当“玩泥巴”变身“匠心工程”


古法技艺 亲手解锁

在陶艺坊王克娇老师带领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工匠”,体验三大核心工序:

“驯服泥土”:揉捏高白泥,学习“揉泥如揉面”的力道秘诀,挤出气泡才能避免烧裂;

“模具大挑战”:用纸质砖模实践“三铺三压”技法,将软泥夯成长方形坯体,感受“一砖一瓦皆心血”的工匠精神;

“创意留痕”:用竹笔在砖坯上刻下图案、手印或寄语——“中国”“宇航员”“掌印”等稚嫩笔迹,让砖块承载童心。


二、砖瓦里的密码


探秘“会说话”的古砖

博物馆老师化身“故事大王”,带孩子们解锁建筑基因:

徽派遗韵:阳新玉堍村的四水归堂哲学,青砖灰瓦与雕花门窗构成水墨画般的空间韵律,马头墙、砖雕漏窗等;


秦砖汉瓦:秦砖以坚实规整承载帝国根基,汉瓦以瑰丽纹饰铭刻信仰与美学,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开拓与浪漫;


秦砖:坚固与标准化的典范

汉瓦:艺术与信仰的载体


七转得土:取土过程要经过“掘、运、晒、棰、舂、磨、筛”七道工序才算完成,又称“七转得土”。


掘而运

嗮而锤

练泥

瓦以晞之

勒以铁弦 踏以人足


三、童心筑就的文化地标


我们将挑选一些作品进行上色烧制,孩子们的作品经窑炉烧制后,将镶嵌在陶艺坊墙上!一块块“署名砖”将成为博物馆的“共建勋章”,未来参观时可自豪打卡:“看!这是我的作品!”

每一块砖都是孩子与历史的双向奔赴——他们建造博物馆,博物馆也“建造”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