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乡村振兴

聚力“一村一品”助推产业扶贫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18-07-23

分享:

   夏日,鄂王城生态文化园内,格桑花、月季花、紫薇各种花争奇斗艳,樟树、柳树、桂花等树木郁郁葱葱,伴着鸟语花香、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群市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鄂王城生态文化园”项目,是金牛镇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来,金牛依托良好的区位和环境优势,抢抓黄金机遇,始终把“三乡工程”作为推动“三农”发展的“牛鼻子”,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重构新型农业供给,努力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项目,“一村一品”百花齐放,已经形成特色产业村15个,激发了农村活力,补齐了农业短板,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路子。
  金牛十分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回到农村投资兴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快速发展。
  除堰口村唐金华投资兴建的鄂王城生态文化园外,广东农科院蓝莓首席专家刘海燕女士回到下边村创办了林丰蓝莓庄园;乡土能人王志猛回到晏公村,创办了大冶市金牛铭森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标准化猕猴桃;胡胜村的杨卫兵回乡种植金手指、白萝莎、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以及六月雪梨、白沙枇杷、樱桃等特色水果……
  此外,鑫奔合作社的彭易权,流转土地1200亩;小堰樱花基地的左军,种植各类樱花1700亩;在株洲经商的金敬先回乡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豆豆香豆制品加工企业;汉正街的严开国回到家乡创办了庄园。
  “农村变景观、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顾客变游客、农舍变旅舍。”据金牛镇党委书记梅相东介绍,到目前为止,金牛村级特色产业有下边村的蓝莓、贺桥村的草莓、晏公村的猕猴桃、堰口村的乡村旅游和养生养老、胡胜村的林果、水碓村的蔬菜、龙潭村的服装、高河村的桑葚、鄂王城村的苗木、胜桥村的田园综合体、小堰村的樱花、金畈村的小龙虾等,这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创新地构建了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政策驱动、龙头带动、能人引领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旅游和农业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殷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