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农业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时间:2016-12-14

分享:

索引号000014349/2016-05408 分类其他部门预决算公开
发布机构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 发文日期2016-12-14
文号

  一、部门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及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指导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农垦企业改革、土地流转及其开发项目的实施;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

  2.机构情况。市农业局是市政府组成部门,属行政机关,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内设8个职能科室: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蔬菜办、农机办(农垦办)、行政审批服务科(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管理办公室)、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市场信息科)、种植业科(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办公室)、农业产业化办(对外合作科)、政工科(机关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下辖副县级事业单位2个,正科级事业单位6个。

  3.人员编制情况。编制32名,2015年底在职人员32人,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41人。实有人数74人,比上年新增1人,系调入1人。

  (二)主要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新进展。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65.3万吨,同比增长0.49%,实现“十二连增”;油料9.5万吨、蔬菜68万吨、生猪出栏126.6万头、家禽出笼3020.8万羽,同比分别增长2.15%、3.0%、2.0%、1.2%。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收入三项重点指标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预计2015年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农业增加值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9%、5.0%;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53元,同比增长10%,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2、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转变。实施“四个一批”农产加工工程。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同比增长8%。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7家。其中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2家,成为我市促进就业、带动增收的主导性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阳新富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6万亩,累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主产业投入总投资2.6亿元,初步形成“一带、四业、七园”的布局,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先后举办了保安桃花节、大冶果博会等节庆活动,做到一月一节。全市休闲农业点达到517个,其中龙凤山庄被评为我市首家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秀水湾被评为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黄金湖度假村等4家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组织召开互联网+农业现场会,涌现出湖北盛丰等5家规模较大、运作规范、效益较好的农产品电商企业,年交易量达2000多吨。鼓励品牌创建。组织14家龙头企业参加了武汉农博会,现场签订订单2000多万元,谈桥豆豉等7个产品被评为了农博会金奖。

  3、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稳步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5年全面启动阳新县、西塞山区和开发区(两镇一区)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完成调查摸底、测绘成图、公示审核等工作,全面进入颁证建库阶段。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5.6万亩,同比增加7.6万亩,占全市承包经营权面积的43.8%,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大冶市初步建成了市、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成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与武汉市农交所实现了联网对接。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质,新增合作社221个累计达190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社26家;新增家庭农场115个累计达633个。

  4、农业生态发展彰显新进展。启动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目前已建成专用冻库有16家,购置冷藏运输车2台,集中焚烧处理生猪5600多头;完成了磁湖周边20家、青港湖周边10家生猪养殖户搬迁工作,停产转产污染设施不达标养殖场47家,有效地减轻了养殖粪便污染压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粉碎还田78.78万亩,秸秆腐熟还田23.8万亩,有效地减少了秸秆焚烧污染。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新实效。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显著提升。市农产品检测中心通过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验证中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两个方面的检测项目考核,是全省地(市、州)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中唯一一家通过验证的检测机构。农产品源头监管检测平台日趋完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点27个,有效使用农业“三品”标志的企业16家,产品总数5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达到6万亩,产量14万吨。

  6、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规范市场执法检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320多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户)2128家,印发宣传资料4.5万余份,取缔无证经营门店2家,收缴违规销售农资1406公斤,劝退未审先推种子3个,数量450公斤。规范审批行为。对涉及我局15大项18小项行政审批项目的进行了清理下放,同时压缩审批时限,并实现农业行政审批项目“零收费”。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5年预算收入为1272.2万元(基本支出预算531.2万元;项目支出预算741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了61.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增加了29.17万元,项目支出减少了91万元。因经管局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相关项目支出预算从农业局划出。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年初预算收入1272.2万元,决算收入1384.08万元。年初预算支出1272.2万元,决算支出1255.24万元,支出决算数完成支出预算的99%。原因分析:市级加大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力度,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资金,农业部门狠抓惠农政策落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了资金到位率和利用率。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本年决算收入1384.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类”收入781.26万元,占比56%;“项目支出类”收入602.81万元,占比44%。

  本年决算支出1255.2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69.36万元,占比61%;项目支出485.88万元,占比39%。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与2014年相比,“三公”经费支出下降明显,尤其是公务接待费同比降幅达高到88.6%。市农业局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市意见要求,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在降低行政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2)会议费支出情况

  2015年,会议费支出0.35万元,人均支出0.01万元。市农业局精简压缩会议,对组织召开相关会议,严格按程序进行申报审批。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年末结转资金217.15万元,其中基本结转45.28万元,项目结转171.87万元,主要包括上级专项历年结转、购机补贴资金等。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本年度资产负债53.08万元,均为其他应付款。负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3.54万元。

  四、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我们与财政、纪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对2013-2014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购机补贴等四类资金开展了专项治理,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检查工作专班,多次深入大冶、阳新及城区,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群众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二)认真落实“两个公开”。市农业局公开亮家底,依法晒账本。我们对部门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两项内容进行了公开,通过在市农业信息网开设专栏进行集中公开机关及局属单位相关信息,不仅增强了行政透明度,提高了农业依法行政能力,同时还提升了预决算编制水平。

  (三)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市农业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和日常公用支出。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与上年相比,下降31.5%。

  (四)积极完成“四项自查”。一是做好工会财务自查工作。对单位工会账户、经费、支出等情况进行了自查,进一步规范了工会财务管理。二是开展津补贴发放自查。对近两年来津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自查涉及奖励和各类补贴17项,对纪检补贴、信访岗位津贴、应急值班等3项予以清退并上缴国库,第13个月工资部分从职工工资收入中扣回。三是开展财务票据自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公务接待无公函、问题发票等两类问题进行了彻底清理,并于11月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开展2014年度部门决算真实性自查。逐一对照10条核查内容,重点对决算报表与单位会计账簿等是否相符进行了自查,完成自查报告,进一步提高了决算编制质量。

  (五)切实抓好财务基础工作。计财科狠抓财务基础工作,为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抓好2015年决算编制工作。部门决算是一个单位全年收支的总结,计财科认真编制决算报表,撰写决算分析报告,为局党组决策提供了参考,市农业局连续两年被评为决算报表编制先进单位。二是做好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与财政部门加强沟通,科学安排,精细编制部门预算,为机关正常运转和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加强支农资金管理。与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2015年市级农业专项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按进度申报资金用款计划,及时拨付专项资金,注重监管,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健全农业项目监管长效机制。为规范项目实施,提高项目建设效益,年初,出台了《黄石市农业重大项目稽查工作方案》,为有效监管重大项目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