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政策解读

【媒体解读】建设大港口 构建大交通 发展大物流 推进大通关 计划投资120亿 2019黄石交通这么干

   时间:2019-02-21

分享:

解读单位 发布日期2019-02-21 09:42:00
解读类型 解读方式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黄石市交通运输局以“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为目标,计划完成投资120亿元。以构建“三纵三横二联二环”高速公路网为目标,开工和续建152公里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沿江大道、河金省道改造,建成新港大道北延……

还有哪些交通领域重点工作,将切切实实影响到大家的出行生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018,完成投资118.7亿元

2018年,是我市公路水运发展三年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时期的攻坚之年。这一年来交通投资再创新高,实现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年完成投资118.7亿元,同比增长11%,建成一二级公路73.5公里。

宽敞明亮的售票厅、整洁舒适的候车厅让人眼前一亮。去年12月15日,市综合客运枢纽站,以崭新靓丽的面貌投入使用。这一年来,黄阳一级公路、武阳一级公路全线通车,市客运枢纽站正式运营,棋盘洲大桥连接线基本建成,“两桥两路”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武阳高速公路获省级核准并举行开工仪式。

要想富,先修路。完善农村道路建设,不仅便利了农民生活,而且有助于将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去年,交通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大冶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全国示范县,阳新县超过100公里的示范线路陆续开工建设。

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439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91%。黄石交运局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局机关党员与龙泉村贫困户结对帮扶,该村产业发展、通村公路建设等顺利推进,25户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同时,我市多式联运示范港初具规模。黄石新港已经建成5000吨级(兼顾万吨级)泊位9个,初步形成集散货、件杂和集装箱业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港口;新港二期工程6个泊位已开工建设。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运行的加速器,去年我市物流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市新增3A级以上企业6家,总数达到20家;捷利、传化、新港等物流园开工建设。我市先后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物流发展引领城市”“全国物流投资环境先进单位”。

另外,市交通部门及时查处7处无证码头非法作业行为,有效阻止了非法码头死灰复燃。

2019,黄石交通这么干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成绩永远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今年,我市计划续建和开工建设交通重点攻坚项目37个(新开工15个,续建14个,建成8个),计划完成投资120亿元。同时,有“四大任务”,分别为: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推进大通关。 

建设大港口是黄石转型发展、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的基础工程。 市交运局加快推进沿江大道、河金省道改造,建成新港大道北延、海洲大道北延、棋盘洲大桥连接线等疏港公路,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集疏运功能。以建设棋盘洲新港二期、富水航运开发工程、战备滚装码头、黄颡口砂石集并中心为重点,积极推进一批水运项目建设,着力将黄石新港建成长江中游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与此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城”战略部署,该局将成立工作专班,启动“现代港口城市”战略规划研究;做好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1+6”快速干线综合通道的规划建设,启动相关规划通道的前期工作,共同打造国家级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打通交通大动脉至关重要。今年,我市构建大交通,以构建“三纵三横二联二环”高速公路网为目标,开工和续建152公里高速公路,加密高速公路网络,打通物流大通道。

以打造“半小时交通圈”为目标,构筑城乡一体的国省干线网,建设一二级公路路基60公里、路面45公里。重点开工建设武阳高速、S315河口至大箕铺段等项目,推进建设棋盘洲和武穴长江大桥、鄂咸高速、高铁南路等项目。协调推进山南铁路适应性改造,促进黄石铁路建设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黄石北站改扩建、G106改线等项目的研究论证和棋盘洲三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物流方面发展大物流,以“一核心四集群”为重点,加快推进棋盘洲、捷利、粮食、传化等物流园建设,建成运营润信农批物流园、超捷物流园。打造黄石新港物流核心集群及黄石港、下陆、大冶、阳新物流集群。同时,紧扣“四港”(棋盘洲水港、顺丰机场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抓住物流业变革的窗口期,积极推进物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引领黄石物流业发展。

另外,推进大通关。以黄石港口岸扩大开放至棋盘洲港区为契机,协调推进黄石水运一类口岸建设。全年计划多式联运货运量增长30%。

聚力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推进黄石交通高质量发展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除了“四大任务”外,今年市交通部门聚力精准脱贫,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提升提质工程。以交通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打造“四好农村路”,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开展“美丽农村示范路”、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完成新改建精准扶贫农村公路260公里。实行“交通+扶贫产业”融合。将农村公路与扶贫产业相结合,支持建立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争取早日实现“组组通、路路安、条条畅”。扎实抓好“交通+扶贫产业”融合,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脱贫一方群众”的目标。

此外,聚力“长江大保护”。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促进长江岸线资源综合集中使用;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落实船舶排放控制措施,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坚决打好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到2019年底,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80%使用岸电,集装箱泊位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我市要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推进大通关”及加快推进“四港”联动,提升城市枢纽地位。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也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交通运输进一步强化支撑作用,积极当好先行军。交通人将站在国家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湖北省加快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和我市加快“现代港口城市”建设、促进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高度,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从通不通向畅不畅转变,从粗放型传统式向集约型现代化的转变,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市交运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为目标,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为动力,以“四大任务”“三年攻坚”“多式联运”为抓手,以“长江大保护”为主线,着力抓机遇、优结构、保生态、促改革、惠民生、转作风,着力推进“四港联动、四网融合”,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