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单位 | 发布日期 | 2013-10-12 02:48:00 | |
---|---|---|---|
解读类型 | 解读方式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陈珉
编者按:
针对医患纠纷频发的现状,2010年黄石市挂牌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第三方调处机制。至今,“医调委”共受理纠纷224件,其中调处成功196件;受理死亡纠纷51件,调处成功率90%,有效防止了医患矛盾激化。本报从今日起,深度解读医疗纠纷调处“黄石解法”。
这是一块医疗纱布引发的纠纷。
2011年元月,鄂州患者王先生在当地医院做手术。此时,意外发生了,医生在其腹腔中取出一块纱布。后经王先生回忆,这块纱布是1988年在我市某医院做胃穿孔手术后留下的。此事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多次找院方反映情况得不到解决,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对此,黄石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市医调委)受理此纠纷。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了解事实、依规调处、协议理赔,很快医患双方握手言和,一起跨市的医疗纠纷终于化解。
市医调委主任、首席调解员刘华洲称,我市医疗纠纷最活跃期在2007年至2008年之间,“医闹堵门”、“堵路静坐”事件频频发生。
此前,如果发生医疗纠纷,要么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要么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或者直接走司法路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往往被担心“偏私”;而作为公信力最高的司法路径,因成本高、耗时长,并不受欢迎。
有没有快捷解决医疗纠纷的“金钥匙”?
此时,天津、深圳、宁波等地医患纠纷调处先行先试,效果明显。黄石医疗纠纷处置领导小组赶赴外地考察学习。随后通过制定医疗纠纷调处办法,落实办公场所、人员、车辆、经费。2010年1月9日,黄石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成立。一批公安、法院、司法、卫生系统的离退休人员受聘为调解员。
从此,“医调委”作为第三方调解机构走上前台。
一张方形会议桌,调解双方面对面坐着。在高清晰摄像头的监控下,调解员吴振成正在耐心陈述。这是记者近日在市医调委调解室见到的一幕。
市医调委调解员周克美说:“医调委作为第三方介入,既不收取任何费用,又与医方和患方没有利益关系,可以充分保证调解的公平、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