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进一步优化12345热线诉求处办闭环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 文件类型 | 黄政办发 |
---|---|---|---|
发文单位 |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 黄政办发〔2025〕19 号 |
发文日期 | 2025-06-21 15:15:20 | 发布日期 | 2025-06-21 15:15:2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进一步优化12345热线诉求处办闭环管理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1日
黄石市进一步优化 12345 热线诉求处办闭环管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12345热线服务质效,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诉求处办大闭环格局,推动12345热线接诉处办工作全市“一盘棋”推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接转办督评考”工作闭环,构建“机制联动+技术赋能+服务闭环+监督保障”的全链条运行模式,实现“一号对外、一网通办、一单到底”,确保工作体系、办理体系、考核体系分工明确、流转顺畅、奖惩分明。推动12345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着力将12345热线打造成为政府与市民、企业“不见面办成事”的重要窗口,持续擦亮“热线暖民”服务品牌。
二、总体思路
(一)打造“12345”接诉处办闭环工作体系。即:1个号码受理(12345热线)、2级平台承办(市、县两级)、3端高效协同(受理端、处办端、督导端)、4项指标评估(接通率、签收率、办结率、满意率)、5类分级办理(咨询诉求在线即办、紧急诉求联动快办、一般诉求限时处办、高频诉求未诉先办、疑难诉求高位督办)。
(二)推行“1357”限时处办机制。所有热线工单承办单位
1个工作日内签收认领,一般咨询类工单在线答复,专业咨询类工单3个工作日内,求助、投诉和举报类工单5个工作日内答复办结。12345热线坚持对全量诉求分行业、分区域进行分析研判,每7 日向市委、市政府及一级承办单位呈(抄)报群众诉求热点情况及重点工单案例。
三、闭环工作体系
(一)受理端提升服务水平
1.提升受理能力。加强政务热线电话、受理渠道整合归并。强化数字赋能和智能AI技术应用,完善智能辅助座席功能,加强知识库归集和大模型训练,智能推荐答复话术,辅助话务员在线解答一般咨询诉求,实现话务座席精细管理,受理诉求自动归档、转办和考核,精准识别重复办理事项,减轻基层办理压力。
2.分类精准交办。引导诉求人清晰准确表达诉求事项,在市12345热线平台详细记录时间、地点、事由等关键要素。加强诉求精准分类,A类为承办单位已明确应当接诉即办事项,B类为需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的诉求事项,C类为建议提级办理的“一人多次”“一事多人”等重点诉求事项,D类为不在12345热线受理范围需分流至其他渠道的诉求事项。加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AI技术应用,探索智能分类和智能派单,提高派单精准性。
3.紧急诉求应急联动。加强与110高效联动,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快速有效处置突发警情。拓展承办网络,将供水、供电、燃气公司等要素保障单位列为一级承办单位,实现工单直派,提高分办效率。加强与供水、供电、燃气公司的应急联动,要素保障单位要组建应急工作队,快速响应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停水、停电、停气等诉求。
4.诉求分流处置。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分流至信访平台,涉法涉诉问题分流至综治平台,举报干部问题分流至纪检监察12388;涉企诉求分流至全市“101”闭环解决机制,办理情况及结果同 步至市12345热线平台。其他不在12345热线受理范围的,分流 至相应渠道。
5.规范派单退单流程。工单分派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涉及多家单位的,市12345热线平台同时分办至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主办单位负责牵头协调办理。完善退单标准化流程,规范退单“三要素”:工单核实调查情况、相关政策依据、建议工单承办单位。定期对承办单位退单情况进行复盘,会同相关单位进行会商研判、整改提升。
6.加强社情民意分析研判。加强源头治理,做到关口前移,着力提升预判预警能力。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反映典型诉求,提前预警风险隐患,以周报、月报、专报等形式,呈报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通过“办妥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二)处办端压实主体责任
7.首办负责。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原则上不得退单。核实后确不属于本单位职责的,按照退单“三要素”要求申请退回,明确建议承办单位。退单需经承办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审核,并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退单情况说明。
8.转办分办。县(市、区)12345平台根据诉求内容分办至相关县(市、区)直部门、乡镇(街道),诉求涉及多个单位的,明确一家牵头办理单位,其他单位配合,确保专员受理、专班办理、限期答复。村(社区)不是12345热线平台承办单位,不得层层下派。
9.限时办理。一般工单落实“135”限时处办要求,对诉求情形复杂,涉及多个承办单位或调查取证及处办需要时间的,承办单位通过市12345热线平台申请延长办理期限,原则上办理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诉求事项有明确法定办理期限和承诺办理时限的从其规定。
10.答复反馈。工单最终答复意见,一般诉求工单需经承办单位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审核,“一人多次”“一事多人”等重点诉求工单需经承办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审核。县(市、区)12345平台及市直单位对下级承办单位答复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对答复不规范、不具体、不完整的退回重办。
11.提级协调。各级各单位要对本区域、本行业、本领域“一人多次”“一事多人”、反复投诉长期未解决的不满意件等重点诉求事项高位协调解决。对跨部门、跨领域的诉求事项,相关承办单位要加强联动协作、高效处置。对协调解决确实存在较大难度 的,提请市政府统筹研究。
12.定期研究。各级各单位要定期研究本区域、本行业、本领域12345热线诉求和办理情况。对12345热线专报(含周报、月报等)涉及本区域、本行业、本领域的重点诉求工单及市领导 批示件跟踪处办,并进行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及时反馈。加强“苗头性”“趋势性”和“倾向性”问题分析研判,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三)督导端强化跟踪问效
13.高位统筹。建立市级层面协调工作机制,构建全市高效联动的“大闭环”工作体系。探索推行“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完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点疑难问题等。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加强跟踪督查问效,确保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
14.跟踪督办。加强对群众反映集中问题的梳理研判,组织对实名举报诉求件集中回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政策执行偏差、民生实事等问题纳入重点回访,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对反复投诉、长期未解决的不满意件重点跟踪,通过政务督查、媒体监督等方式敦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
15.奖优罚劣。加强对承办单位工单办理的及时签收率、按期办结率、回访满意率等情况的通报反馈。对工单办理答复高效、群众满意度高、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成效显著的正面典型,以及超期办理、弄虚作假、敷衍塞责,造成不良影响的反面典型,作为对承办单位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16.线索移交。工单办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漠视群众诉求导致不良后果的,相关问题线索按程序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依规依纪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