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6日至10日,赞比亚第二届矿业投资大会在该国首都卢萨卡举行。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十五冶”)将非洲首台地下金属矿用超小转弯TBM(硬岩掘进机)“中国有色二号”的模型带到现场,引来与会嘉宾驻足参观、交流体验。
勇于创新,打造精品,中国十五冶用质量说话,持续开创发展新局面。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引入矿用TBM装备并成功运用后,中国十五冶将TBM装备投用至非洲施工现场,让创新的“金种子”在广袤的非洲大地开花结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进一步树立中国企业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技术创新提升质量高度
在江西银珠山矿,中国十五冶采用跨界思维首次引入TBM装备,有效规避了传统钻爆法可能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风险,还可为客户提供矿山设计、采购物流、组装调试、运维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技术硬实力支撑质量新高度。
目前,该公司已拥有4个TBM实施项目,是国内拥有最多TBM设备和项目、综合能力最强的有色企业。
善于运用新技术,是中国十五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法宝”。在黄石新港粮食中转接卸中心项目现场,6座巨型筒仓的滑模施工,对技术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苛考验。面对钢结构吊装工期突然提前的挑战,中国十五冶项目团队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施工模拟,重新排定吊装计划,优化施工顺序,最终非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提前完成了这项关键节点任务。
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可靠
在质量管理上,中国十五冶始终坚持“高于标准、严于规范”,守牢底线,行稳致远。
江西省贵溪市柏里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部,采用举牌验收制度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措施,让质量管理更透明。每道关键工序完成后,班组、质检和监理三方必须共同举牌验收、拍照存档,确保责任到人、过程可溯。同时,项目部还通过实测实量和数据“上墙”,将质量结果置于全体参建人员的监督之下,形成强大的质量自律氛围。
面对超导材料研究所屏蔽室精度要求极高的工程施工,天津创新院项目团队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与责任担当。“模板体系内部闷热潮湿,作业环境非常艰苦,但我们深知每一个连接点、每一寸平整度都至关重要,丝毫不敢松懈。”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蒲建波回忆道。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这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时,项目管理人员连续14小时坚守现场进行监控,确保工程顺利完工,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远征海外树起质量标杆
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中国十五冶将国内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与海外项目实际相结合,成功打造了国际质量标杆。
在赞比亚,卢安夏28号井抽排水工程项目团队面对极其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成功设计并安装了多井口、多泵群协同作业系统,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复杂工况下的技术实力和系统解决能力。
谦比希项目部则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排水攻坚战。截至10月8日,“井筒内水位已成功下降679.6米,累计排水量高达7466万立方米,完成总体排水量的81.2%。”抽排水项目负责人肖永军介绍说。
今年以来,谦比希项目部先后承接并实施了莫坎博、横渠、镁神等外部项目。这些项目的承接,是中国十五冶严格质量管理、用实力在海外市场赢得的成果。
从长江岸线到非洲大陆,从矿山深处到城市新区,从传统冶金到新兴领域,中国十五冶用创新实践,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精益求精的专业要求,细化为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精准控制,持续为矿山行业发展注入品质力量。(记者 王璐 通讯员 郭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