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见义勇为的周文昌(右)
一次相遇,4名00后将七旬老人及时送医,助其转危为安。7月4日,市委政法委、黄石见义勇为基金会对王瑜诚、周文昌、刘超行、谢智渊进行慰问奖励,并按程序认定4人的行为为见义勇为。
危急时刻伸出援手
躺在病床上,市民张爹爹紧紧拉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嘱:“你一定要感谢那几个孩子,是他们救了我的命。”张爹爹口中的“孩子”,正是4名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用行动将老人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6月18日中午,烈日炎炎,在黄石港区天津路一处人行道上,张爹爹突然眩晕,脑袋一阵又一阵刺痛。他倚靠着护栏,艰难挪到一辆电动自行车旁,坐在路边石礅上,向路人求助:“我快不行了,快送我去医院。”
拦下的路人,正是前来取电动自行车的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石一中)应届毕业生王瑜诚。当天,他与周文昌、刘超行、谢智渊相约讨论旅游行程。“老人很虚弱,我们决定先将其送诊。”4人立即护送张爹爹,用电动自行车将他送往黄石市中心医院。
刚进门诊大厅,张爹爹差点瘫倒,王瑜诚迅速背起老人冲向急诊室。经医生诊断,张爹爹出现小脑梗阻,若不及时救治,可能昏迷甚至残疾。好在经过医护人员努力,老人最终转危为安。在与赶来的家属交接后,4人悄然离去。“人命关天,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于见义勇为,4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志同道合传递爱心
慰问奖励活动当天,4人再次相聚。“我们是不是可以捐出一部分慰问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他们开始商讨慰问金的使用,希望能让爱心延续。
说是同年级同学,他们更像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王瑜诚、周文昌、谢智渊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同学,进入高中后,同班的周文昌将王瑜诚和谢智渊介绍给刘超行认识,4人从此成为好友。
高中学业繁忙,4人相聚时间不多,但有空就会一起打羽毛球。打球时,周文昌负责拍摄,刘超行负责剪辑,再分享到网上。无法见面时,就通过视频电话聊天,缓解学习压力。
今年高考结束,4人对暑假早有规划。“遇到老爷爷那天,我们正在商量旅行,最后去了重庆。”谢智渊介绍,目前他们在学驾照,还体验了送外卖的工作。“送外卖让我们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也明白赚钱不易,但我们相信努力就有回报。”
善举引发社会共鸣
“真没想到,现在的娃娃这么棒!”83岁的西塞山区南岸社区居民张桂英听闻慰问奖励活动,特意前来见证。从新闻上了解到4人的事迹后,她对00后的印象彻底改观,“我原以为,只有我们这批经过雷锋精神洗礼的老同志才算是雷锋接班人。但现在看来,我这种想法还是狭隘了。这些朝气蓬勃的00后,同样在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关键时刻,他们能挺身而出!”
“学校为4名学子感到骄傲!”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石一中)校长助理王卫华得知学生受市级表扬,十分欣喜。他表示,学校在知晓事迹后,第一时间动员全校师生学习,并在班会课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对学校而言,把学生培养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王卫华认为,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有义务当好学生“引路人”。
“在慰问奖励活动中,我能从这些孩子眼里看到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宁海表示,这道光源于他们内心的善良和助人时的细致。“事情虽小,却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让人倍感温暖。”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黄石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许黎明称,慰问奖励活动是良好契机,相信在见义勇为精神感召下,黄石会涌现更多英勇无畏的典型,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胡波 刘舒晨/文 石勇 熊峤 实习生 刘煜焜/摄)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