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雨水偏少,赶在旱情尚未明显露头时,全市17个高山村组“一村一策”饮水工程就已全部完工,解决了高山地区3000多名农村居民的季节性缺水难题。
22日,市水利和湖泊局饮水办工作人员走访这些村组,实地查看饮水工程实施成效。
灼灼烈日下,排市镇陈山村土库组泉水池边一片清凉。两株亭亭如盖的百年古树下,爹爹婆婆们正在悠闲地打牌。
山泉取水口装上了蓝白相间的栅栏。泉水通过水泵引至半山腰上的蓄水池,再流进各家各户。泉水口下还有三方水池:一方洗菜池、两方洗衣池。汩汩泉水流入洗菜池,再溢入洗衣池。
“村里爹爹婆婆还是喜欢来池子里洗菜洗衣,人多热闹。”村支书戴祺说,村里另外还有一口常年水量充沛的泉水井,两处水源并网,相互补充,再不用担心季节性缺水了。
山泉水流向各家各户,最大的一笔费用就是开水泵的电费。陈山村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哪家有红白喜事需要大量用水用电,都会主动往电表里充钱。最近,在外做生意的村民戴征星看到村里的新变化,高兴之余充了1000元电费。
排市镇富山村芦林塘组打井不成,接上了丁家塘组溶洞水。这个古老的取水点经过清淤扩容,水泵向洞内延伸了100米。排市镇水利站站长何机智介绍,丁家塘溶洞水量丰富,可供全村用水。
嫁来村里20多年的媳妇董想说,拧开水龙头,随时随地有水,水量大还干净。
饮水办工作人员没有采纳就近村民家取水样的建议,却舍近求远,到水管末稍村民家水龙头接水。
这次是崭新的无菌液体采样袋。“饮用水合不合格,不止看水源,输水管网、水箱也有影响。”饮水办工作人员道出缘由。
排市镇中山村明蒲塘组也是引来山泉水供村民饮用,水源井主体已施工完成,管道已铺设、水泵已安装,完成通水,末梢水样已送往检测机构。
龙港镇石角村白云山组村民,住在高高的白云山上,杭瑞高速如一条长蛇在山脚穿过。此前,村里有两口泉水井,可真到干旱年份的九、十月份,还是免不了缺水。
这次,市、县合力,改造了两口泉水井,还新钻了一眼258米深的井。
“这样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题。”村支书杨守弟说,“去年天干,靠送水车来回送水,折腾得不轻。”
在洋港镇下栈村取水点,24口6米深的管筒井,收集浅层地下水,很是壮观。一天200立方米的出水量,再加上各组分散式集中井,足够保障全村居民用水。
管筒井输水管道已铺设完成,泵房还配备有消毒设施,井水送至山上蓄水池,不仅满足本村用水,还能为隔壁村就近村民供水。
“这是兜底的工程。”下栈村支书陈敬柏指着管筒井旁池塘明显下降了50厘米的水位线说,“各村组都有取水点,平时是不缺水的。这几年持续干旱,季节性缺水严重。有了管筒井补充供水,再也不用担心了。”
为让季节性缺水的高山村组居民有水喝、喝上放心水,今年,全市共打深水井6口、管筒井1组24口,铺设管网35000米,新建蓄水箱22个,维修、改造蓄水池及水源8处,新增净化消毒设备3台套。
目前,17个高山村组饮水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水源建设、管网铺设、蓄水池以及配套设备安装,实现全面通水。
记者 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