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新闻发布会

关于黄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通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4-05-23

分享:

  关于黄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通报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余常晏

  2014523日)

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下面,我就今年以来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创森工作进展情况

  去年9月,市委作出《关于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决定》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根据这一目标要求,今年113日,我市召开了创建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对创森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大会以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积极参与,掀起了创森工作的热潮。

  (一)植树造林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5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10.8万亩的106.5%。今年开春以来,全市掀起了一股植树造林、绿化黄石的热潮。市“五大家”领导带头到各城区、黄石开发区参加义务植树,全市共有200家市直部门单位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其中市政协筹资100万元在下陆区刘家湾建设“政协林”100亩,市建委出资4万元在黄石港区义务植树,市民防局、市招商局分别出资4.7万元和3.9万元在下陆区义务植树,社区居民、农民、工人、学生、军人纷纷参与植树活动。全市连续2年每人每年植树0.2亩或20株以上,一批“纪念林”、“成长林”、“巾帼林”、“和谐林”、“碳汇林”相继建成。

  (二)“八园六带”建设情况。“八园六带”项目共14个,已开工建设“五园五带”,新增绿化面积26.53公顷,完成投资8700万元。

  “八园”。团城山公园扩建、柯尔山、白马山山地生态公园正在做施工前准备工作,其余“五园”已开工建设,具体为:一是牛头山公园,由黄石港区筹资建设,总面积9.3公顷,已栽植香樟、石榴、栾树、塔柏等6000株,完成投资500万元;二是骆驼山公园,由下陆区筹资建设,总面积13.5公顷,已栽植香樟、红枫、樱花、淡竹等10010株,完成投资350万元;三是枣子山公园,由西塞山区筹资建设,总面积11.8公顷,已栽植枣树、桂花、红叶李、垂丝海棠等17个品种1243株,完成投资252万元;四是卫王公园,由大冶有色与下陆区共建,总面积4公顷,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完成投资230万元;五是铁山北纬30生态公园,由铁山区筹资建设,总面积7公顷,已栽种桂花、樱花、碧桃、乐昌含笑、刺槐、木荷、杜英等4200株,大花金鸡菊20000平方米,完成投资800万元。

  “六带”。全长3.4公里的大泉路月季带正在做施工前准备工作,其余“五带”已开工建设,具体为:一是团城山公园滨水“樱花带”,栽植樱花、雷竹、红花玉兰、石榴、夹竹桃等4440株,铺种草坪3500平米,移栽树木600株,完成投资460余万元;二是河西大道绿化带,由西塞山区筹资建设,全长9.3公里,已基本完成河西大道沿线各村树木栽植,栽植樟树、桂花、红叶石楠共计5800株,“一村一景”9个绿化节点建成,完成投资3000万元。三是大广连接线黄金带,由市交运局筹资建设,市城投公司协助融资,全长5.4公里,已栽植15公分无患子614株、12公分无患子1120株,已栽植香樟、广玉兰、桂花、黄金槐等3万株,平整绿地7.66万平方,土壤改良2.3万立方,完成投资2700万元。四是光谷大道合欢带,由铁山区筹资建设,全长2.3公里,已完成花坛施工、种植土回填等基础部分,并开始栽植苗木,完成工程投资500万元。五是磁湖南岸芙蓉带,由城投公司筹资建设,全长6公里,栽植木芙蓉和夹竹桃、建设景观节点,已完成清表等工程投资60万元。

  (三)“五边三化”建设情况。

  绿化:已完成增绿工程1895亩,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9家(其中铁山区8家,下陆区1家);国土资源部已批准我市申报创建8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其中4月份批准2家,分别为大冶市陈贵大广山矿和阳新县白云山铜矿。

  洁化:全市443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基本完成的有122家,完成任务的27.54%;全市365家“五小”企业已关停314家,完成尾矿库整治10座(其中大冶8座、阳新2座)任务的48%。

  美化:对“五边”区域的村庄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并确定了“五边”区域需整治的村庄466个,今年计划完成132个村庄整治任务,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已完成总体任务的30%。

  二、今年以来主要做的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确保创森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创森林工作,市委书记周先旺、市长杨晓波多次赴各县(市)区、开发区调研创森工作,市人大、市政协提出创建森林城市的建议和提案,并组织视察活动,为创森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和《黄石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落实创森责任单位41家,牵头单位17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年度分解,并签订责任书。三是强化督办落实。建立了检查督办机制、通报排名制度,定期对全市创森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和公开通报。

  (二)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创森工作。聘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了《黄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规划以“山水林城、绿满黄石”为主题,提出了“一核添两翼,两带多节点”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森林屏障、森林提质、水岸绿化、道路绿化、矿区植被恢复、村庄绿化、速生丰产林建设和产业林建设八大工程,建设规模达7.88万亩,总投资9.2亿元,确保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今年219日,省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组织省林业厅、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评审。512日,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听取研究了该规划。

  (三)抓投入,千方百计落实资金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公民主体、市场主推的机制,积极筹措创森资金。初步统计,全市已投入创森资金4.4亿元,具体为:市、县(市)区、开发区财政安排创森资金0.85亿元;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义务植树以资代劳投入0.35亿元;企业出资1.2亿元;招商引资1.1亿元;农民投资投劳0.9亿元。

  (四)抓造势,营造全民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市政协、市绿化委员会牵头成立了市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市林业局、市科协今年47日联合开展了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鸟语花香的美丽黄石为重点的爱鸟周活动;市气象局在每日天气预报中宣传森林防火和创森工作。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森工作,在黄石日报专门设立专栏,每周通报各地造林进度和排名。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市民对创森的参与度和知晓率明显提高,全民参与创森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抓管护,提高造林成效巩固创森成果。严防森林火灾,严查森林火灾案件,严格森林火灾事故责任追究,春节以来,全市仅发生9起火灾,受灾面积仅0.3公顷,同比均大幅下降;严格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管理,新造林地一律不得征占;切实加强栽后管护,做到责任到位、管护人员到位、管护经费到位、管理措施到位,签订管护责任状,严格奖惩,确保栽一棵、活一棵、保存一棵,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创森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

  尽管我市创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规划建设的生态廊道还未启动,城市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停车场绿化、村庄(社区)绿化进展缓慢;少数地方仍存在后期管护责任、人员、措施不到位现象等。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和《黄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创森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按既定的时间节点,一举创建成功。就近期而言,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具体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动和加快大棋路—河西大道生态廊道、城市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停车场绿化、村庄(社区)绿化步伐;在加快推进已开共建设的“五园五带”、“五边三化”工程的同时,重点做好团城山公园滨水樱花带后续工程建设,完成地被植物招标工作,启动排水设施、公厕等土建项目;加快推进团城山公园扩园、柯尔山、白马山公园建设等启动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面积的核实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每个新造林绿化山头地块,将新造林地勾绘至1:10000地形图上,计算确定实际造林面积;及时收集整理造林各环节的文件及图纸资料,建立健全造林技术档案,做好各类造林台账,确保经得起检查验收,没有“水分”。

  三是进一步落实绿化工程的后期管护责任。按照“谁经营,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人员、经费和措施,签订管护责任状,落实奖惩,确保新栽植苗木成活成林。加强对新栽苗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抚育,确保新栽苗木正常生长。加强巡护,切实做好新栽苗木的防火、防盗和防人畜破坏工作,确保新栽苗木不被烧、不被盗、不被毁。

  四是进一步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对照迎检工作标准,组织全市性模拟检查,督促各相关单位、部门对照职责分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尽快完成复查任务,确保一举通过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