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将市政府今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提案的工作情况和2011年十件实事项目进展情况作个简要通报。
一、关于今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市政府共收到和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71件、市政协提案265件。其中:发改财税政法类110件,占25.2%;城建交通环保类160件,占36.7%;工业劳动保障类30件,占6.9%;农业民政计生类63件,占14.5%;科教文卫体类73件,占16.7%。这些建议提案涵盖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很多与市委市政府正在酝酿的重大决策部署相契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各位市长带头领办建议提案,各承办单位认真吸纳建议提案的具体意见,努力创造条件解决代表委员反映的问题。截至8月底,所有建议提案已办理答复完毕。其中,所提建议已经落实、基本落实和正在落实占73.7%,所提提案已经落实、基本落实和正在落实的占84.5%,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9和3个百分点。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所提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59件,占34.5%;所提提案已经解决或部分解决140件,占52.8%。
周少雄、陈福胜等代表提出“收回6路、11路经营权实行同城同价”的建议,属代表委员反复提出的问题。市交运局会同市物价局、市公交集团多次论证,本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同里程,同价格,合理定价”的原则,稳妥推进6路、11路公交车票价改革。4月20日,市公交集团收回6路、11路公交车的单车承包权,推行了公车公营;6月20日,正式实施“两元一票制”。同时,配套开通29路、调整23路公交车运营路线,以满足短途乘客出行需求,得到了人大代表和市民的广泛认同。
刘志明等代表提出“尽快解决老源华矿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的议案,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市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督促、研究改水工作,成立了由西塞山区政府牵头,市建委、市城投公司、市工矿集团等5家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并明确每家出资30万元,交由市自来水公司建设供水泵房及管网。目前,5家单位资金全部到位,供水泵房已开工建设,矿区居民有望于年底前喝上放心的自来水。
廖俊林委员提出“关于加大对我市餐饮行业人员健康证检查力度”的提案,市卫生局采取了四项措施予以落实:一是严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关,督促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先体检后上岗。二是制定了违反健康管理的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开展专项稽查活动,及时通报抽查结果。三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守法意识。四是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纳入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内容,促进餐饮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民革黄石市委提出“关于加强民爆物品安全监管力度”的提案,市公安局从加强民爆物品储存库室规范化建设入手,指导督促76家民爆储存库室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新建、改建,提高内部防范能力。投入170多万元,建成了民爆管理信息系统,跟踪监管“领药、用药、返库”等各个环节,完善安全监管措施。与此同时,坚持检查整改隐患与依法打击涉爆违法犯罪活动相结合,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促规范,以规范保安全。2010年以来,共查处整改隐患407处,查处涉爆违法犯罪人员103名,有力地保证了民爆物品安全。
二是所提建议已经采纳并正在解决67件,占39.2%;所提提案已经采纳并正在解决84件,占31.7%。
邓承贵等10名代表提出“要求优先实施贫困地区通乡公路建设”议案中涉及的排市镇后山公路,已列入2011年市级县乡公路改造计划,阳新县已成立了由副县长任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正在抓紧组织各项前期工作。市交运局将会同阳新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补助资金,以共同推进排市镇后山公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汪瑜代表提出“关于落实教师编制稳定师资队伍”的议案,市教育、编制部门高度重视,已于6月份开始对全市中小学进行调查摸底,即将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校核定编制工作,重点保障市直属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的教师编制需求。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和教师岗位正常补充机制,认真落实好我市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建委提出“关于加大环大冶湖地区保护与开发”的提案,与市人大做出的《关于加强大冶湖保护工作的决议》相吻合。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杨晓波多次到大冶湖实地调研考察,市政府及水利主管部门已着手从八个方面落实市人大决议:一是突出生态保护,科学编制规划;二是加强污染控制,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实施湖泥清淤,防止水土流失;四是加快勘界立碑,实施“三线”管理;五是加强控制运用,科学调度水位;六是强化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七是依法审批项目,防止人为侵害;八是加强法规建设,实现长效管理。
市政协社会法制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提出“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提案,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去年以来,在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全市开展了由15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创业帮扶接力棒”活动,在创业培训、项目选定、工商注册、税务注册、信贷支持、落实政策、跟踪服务等七个方面对创业者实施无缝对接帮扶,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青年自主创业、巾帼创业工程,深入推进创业园(街)建设,建立创业主体培训机制,完善创业平台建设,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积极推进。
三是所提建议因目前条件不具备,已列入计划或留待以后解决33件,占19.3%;所提提案列入规划逐步解决36件,占13.6%。
余昌志代表提出“关于制作反映我市革命斗争史电视片”的建议,对传承革命斗争精神、宣传和扩大黄石影响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市文化、广电部门致力于反映我市革命斗争史电视片的制作。2010年,为纪念建市60周年,黄石电视台《黄石记忆》栏目制作播出了《追寻红三军团》、《永恒的记忆》、《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红色记忆系列纪录片。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再次策划制作了《在党的旗帜下》、《时代先锋—黄石党建工作巡礼》等系列传承红色文化的纪录片。但影视剧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策划、选题、剧本写作、确定剧组,到拍摄、包装需要较长的过程,有待各项条件成熟后,力争尽快将反映黄石革命史的电视片搬上银屏。
柯尊放代表提出“关于西塞山工业园区内天然气管道延伸问题”的建议,中石油燃气公司曾多次派人到西塞山工业园调查摸底,解决该园区用气问题目前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有用气意向的企业较少,仅有振华化工和神州建材两家;二是园区道路管网尚未形成,暂不具备施工条件;三是投资较大,总投资接近9000万元。目前,中石油燃气公司已将西塞山工业园用气问题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并与工业园签订了供气建设框架协议,待制订详细的投资规划方案后,逐步实施园区供气工程。
赵咏秋委员提出“关于尽快建设黄石市市民中心”的提案,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解决市行政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的市政府采购中心、市综合招投标中心服务大厅面积狭小、硬件设施落后,已无法满足现实工作要求的问题,市政府已将建设市行政服务大厅纳入行政办公区建设规划,拟在黄金山工业园区新建一处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集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采购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预计两年后可建成投入使用。
石磊委员提出“关于将铁山秀山桥涵工程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提案,市城投公司已将该项目列入了储备工程,并在积极落实资金来源,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启动该工程的建设。
四是所提建议暂不可行或留作参考,承办单位作出解释说明12件,占7%;所提提案因条件限制暂不能解决5件,占1.9%。
汪桂萍代表提出“在我市各县市区统一邮资”的建议,市邮政局认为与我国现行邮政资费政策有抵触。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函件按寄递区域分为本埠函件和外埠函件。地级以上城市以市属城区为范围,县(含县级市)以县境为范围。在上述范围内互寄的函件为本埠函件,寄递区域超过上述范围的,为外埠函件。本埠函件与外埠函件执行不同的邮资标准。因此,无法统一我市各县市区的邮资。
孙礼进委员提出“关于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卡改发现金”的提案,市财政局认为免费发放老年人乘车卡是一项公益性服务,如果直接换成货币化补贴,不仅改变了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性质,而且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其他城市对老年人乘车实行货币化补贴。因此,应该维持和稳定现行的公交事业公益性补贴政策,对老年人继续发放免费乘车卡。
对这些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实施条件有抵触的建议提案,承办单位都做出了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谅解和认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会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可以到有关部门作深入采访。从整体上看,各承办单位较好地完成了2011年度建议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但一些代表委员对办理工作提出的新建议、新意见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办理工作本身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办理工作中不断总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紧改进和完善,促进办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关于今年市政府十件实事的进展情况
今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一共有18个子项目,市政府及各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政府一号文件的精神,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截至8月底,十件实事进展顺利,其中,有8个子项目已经提前完成或基本完成,占44.44%,其余10个子项目正在抓紧推进,预计年底可圆满完成预期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件实事有两个子项目。
一是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截至8月底,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437人,完成年计划的98.75%。
二是帮助5000名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并带动1.8万人就业(其中,城镇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截至8月底,已帮助4642名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17517人就业,其中,城镇困难人员就业11276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2.84%、97.32%和93.97%。
本月底,该件实事的两个子项目均可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第二件实事有两个子项目。
一是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万平方米,筹集公共租赁住房800套。截止8月底,全市共开工建设公租房项目21个、5051套、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开工项目7个、3141套、19.8万平方米;全市已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2160套、10.8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筹集700套、4.15万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二是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应保尽保。市本级拟对城区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4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住房保障,目前已公示待配租家庭517户,预计全年可对806户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实物配租;已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10户,预计全年发放补贴户数将达到6500户。大冶市将对人均月收入520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阳新县将对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4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住房保障。目前,两地正在进行入户调查,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成任务,实现应保尽保。
第三件实事是新增优质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蔬菜总产增加3万吨。
中央和省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后,我市农业部门早动员、早部署,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10万亩,新增大棚蔬菜基地3万亩,每年改造老菜地4000-5000亩,其中,2011年计划建设200亩以上的蔬菜标准园30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新菜地1.5万亩,新增蔬菜总产量2万吨。下一步,市农业部门将以秋冬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确保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实事任务。
第四件实事有三个子项目。
一是建设改造老城区背街小巷路灯200盏。经实地调查,全市需要安装路灯、且具备施工条件的背街小巷共27条,计划安装路灯268盏。截至目前,已完成20条背街小巷、185盏路灯的安装亮灯工作,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成268盏路灯安装改造任务。
另外两个子项目分别是完成5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3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为确保实事任务的完成,市建委(四城同创办)自加压力,拟定全年实施11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和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截至目前,有6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已完成80%以上的工程量,有一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已完成70%以上的工程量。市建委正在抓紧督促有关城区进一步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进度,力保如期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五件实事是实施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该工程拟对市城区内的黄荆山北麓治理片区、黄荆山南麓治理片区、长乐山北麓治理片区和阳新县境内的赤马山矿区、七约山矿区等三片两矿62个地块废弃矿山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三年实施。2011年实施一期工程,对黄荆山北麓片区22个采石场和4个煤矸石堆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总面积2100亩。目前,一期工程已落实了实施主体,完成了勘察、测量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并于8月26日开标确定了9家施工单位和2家监理单位,施工队伍拟于9月底进场作业,合同工期为三个月,有望年底竣工。
第六件实事有三个子项目。
一是解决农村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年初,市水利部门按解决8.5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计划,分别向大冶市和阳新县下达了4万人和4.5万人的任务。目前,大冶市已完成4万人的建设任务,阳新县因全省的投资计划和项目资金迟迟未能下达,致使刚刚完成招标工作,即将开始组织施工。下一步,市水利部门将在保障实事目标完成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省水利部门即将下达的计划,督促有关县市抓紧施工,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二是解决农村255户、1020人扶贫搬迁建房问题。市扶贫办按照突出重点、先缓后急的原则,确定阳新县9个镇、23个村、205户为2011年度扶贫搬迁实施对象。截至目前,已完成搬迁159户,占78%,剩下的46户正在抓紧施工,年底可实现全部搬迁。与此同时,市扶贫办深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确定大冶市89户、阳新县30户为生态移民搬迁对象。目前,大冶市89户移民建房已全部竣工,阳新县也有20户移民建房竣工,剩下10户年底可竣工搬迁。
三是建设农家书屋190个。2011年,全市按照共建模式拟建农家书屋196家,其中大冶市95家、阳新县101家。截至目前,大冶市已基本完成农家书屋配套设施建设任务,阳新县预计于9月底前完成配套设施建设任务,省农家书屋建设办公室将于10月份启动图书配送工作,届时将可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七件实事是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法律援助事项10000件。
截至9月10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49件,完成全年总任务的84.9%,其中,承办人意见被全部或部分采纳的有543件,占64%;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案件708件,以胜诉或调解结案的有644件,占91%。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0131件,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法律援助受援人数达10980人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41万元。
第八件实事有2个子项目。
一是完成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规划,新规划停车泊位2000个。截至目前,市规划局共审批新增规划停车泊位7963个,其中城区2443个(地上1141个、地下1302个),开发区5520个(地上1641个、地下3879个),超额完成年初既定任务。
二是新增停车泊位500个。为切实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市停车治理工作专班继去年实施道路停车二期工程后,对中心城区可开发利用的停车资源再次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通过置换、空间拓展、功能恢复等方式,已新开发设置停车泊位286个,并拟对华夏城及东风路小区等近300个停车泊位抓紧建设对外开放,有望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九件实事是建设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和种子、农药、土壤肥料等实行全覆盖性检测。
该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环评、地质勘探、土地平整、土方回填、规划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等工作,已经具备招投标条件,但因建设业主由市农业局变更为市城投公司,致使开标还存在障碍。下一步,市政府将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实现年底前完成桩基施工的预期目标。
第十件实事有两个子项目。
一是在各县市区启动建设一所学前教育示范园。目前,各县市区都制定了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冶市、阳新县已开始规划在各乡镇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冶市已投资100万元启动对大冶机关幼儿园的改造,各城区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学前教育示范园建设的前期工作。市教育局已从教育附加费中单列200万元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专项补贴。
二是对20%的高中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对农村中职学生和城市贫困中职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并为15%的中职学生减免学费。2011年春季,全市在校高中生61444人,按20%的比例计算,应享受助学金12288人,实际受助学生12680人,超额完成3.2%;在校中职生34284人,已下拨助学金1151万元,受助学生15349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44.77%。秋季高中、中职学生资助工作正在测算,待中央及省拨资金到位后将及时发放。
实施政府实事项目,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具体体现。9月上旬,市政府已专题召开实事项目督办推进会,要求各责任单位将落实政府实事项目列为治庸问责的主要内容,作为部门年度工作的刚性任务,在剩余的有限时间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倒排工期,再添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兑现杨市长在年初两会上所作的承诺,为全市人民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