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步在磁湖岸边的亚光社区,路面刷黑一新,绿化整修一新,居民和睦相处,一派文明、幸福、和谐、温馨的美丽画面。
近几年来,亚光社区党委致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改造老旧小区,提升服务功能,使社区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更新改造美了环境
随着房屋的老旧、城市发展的变迁,昔日辉煌的亚光社区风光不再、逐渐落伍,出现了墙面脱落、路面斑驳、绿化残缺、没有电梯等诸多问题。
“要重振亚光的形象,焕发新的光彩,就必须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让居民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社区党委形成了共识。
几年来,亚光社区借助城市更新的东风,吹起了改造的号角。首批改造的有明珠花园小区、宏维小区、供电小区。
在改造中,社区成立了自改委,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人。根据大家的意愿,改造堵塞的下水管网、对破损路面进行刷黑、修建休闲亭、安装充电桩、增设停车位……改造项目一个接一个。
明珠花园小区过去没有电梯,居民上下楼很是不方便。在改造中,社区以方便居民的原则,安装了电梯、改善了环境、方便了进出,居民别提有多高兴。
“我家住在八楼,之前没有电梯,每天爬上爬下都感觉力不从心。经过改造,安装了电梯、改善了环境,终于可以安心在这养老了!”李正时老人感慨地说。
目前,亚光社区安装电梯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已完成高层住宅小区32个单元的电梯安装,还有5个单元进入准备安装阶段。
金苑小区曾经有一个废弃的门球场,杂草丛生。社区党委考虑到居民活动健身场地少,计划将这片场地修建成一个大型运动场,增设健身器材、儿童游乐等设施。这些改造目前正在进行中。
精准服务乐了居民
安全,是幸福生活的保证。社区每月开展一次防诈宣传,提升居民的防骗能力。
最美基层党员李正时工作室的志愿者,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他们拿着小喇叭在社区进行防诈、防骗、防火、防盗宣传,营造安全氛围。
8月10日,亚光社区“希望家园”暑期班开展了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上,志愿者给孩子们科普防溺水知识,包括溺水时的自救措施,有效地增强了青少年防范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对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诈骗、禁毒等进行了有效的安全巡查及宣传,提醒居民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共创平安社区。
幸福生活需要便民服务,社区党委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过去,亚光没有卫生服务点,一些老年人看病很是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底,社区向有关部门争取,从沈家营卫生服务中心请来两位医务人员,成立亚光医疗点。从此,一些小病和体检就可在社区内进行。
如今,亚光社区的便民服务涉及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医疗点、药店、银行、超市、学校、幼儿园、公厕、广场……可谓是应有尽有。居民有什么生活需求,基本上都能在社区内满足。
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是社区党委精准服务、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在社区党委的引导下,“阳光男声”合唱团、模特班、书法协会、中阮弹拨班、金石榴艺术团等组织先后成立。这些文体团队各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党建引领解了难题
“加强党建引领做好基层治理,是做好社区工作、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亚光社区党委认为。
为此,社区党委以“六民工作法”为党建品牌,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共同缔造幸福社区。
“六民工作法”就是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民事民享、民事民约,体现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居民当家作主。
国土节能小区只有两栋居民楼、36户,被人们戏称为“迷你小区”。
也正是由于小区太小,物业公司不愿进来,小区存在的公共设施不足、房屋老旧等问题没人来管理。
去年8月,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小区7名党员担负起新一届业委会的职责。业委会主任陈世华号召大家:“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家里的事务由我们大家来管理!”
业委会担负起日常卫生保洁、治安防范、设备检查、特殊天气值班、停车管理等工作,俨然成了小区的“大管家”,把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居民的小事,就是社区党委的大事;小区中的事务,就是居民大家的事。”如今,这一理念在亚光社区形成共识。
8月初,社区党委组织召开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会议,让居民代表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吐槽”,各抒己见,表达诉求。
“我们社区如今有许多新能源汽车,但没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主充电很是不方便,希望社区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居民代表李念提出了这样的诉求。
随后,社区争取市城发集团的支持,决定安装6台充电桩,供新能源汽车充电。目前,充电桩正在安装中,预计9月份可投入使用。(记者 吴高斌 见习记者 潘谦)
“点菜+接单”共建共享人居新环境
作为基层治理的末梢终端,社区链接着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小区人居环境美不美,居民最有发言权;小区人居环境如何治理,居民说了算。
8月18日,南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丽岛半山华府小区,组织小区物业、业委会代表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开展“五个一”活动。
“五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座谈、做好一次宣讲、组织一次整治行动、完善一次‘三张清单’、参加一次劳动体验”,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到“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实践活动中来,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让居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活动中,有居民“点单”:小区有些楼道灯不亮了,小区的休息长椅有破损,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不够方便……
社区迅速“接单”:联合物业、组织下沉党员、志愿者对小区公共环境卫生、杂物乱堆、车辆乱停放、线缆杂乱、楼道照明灯缺损、垃圾桶标识不清晰、公益广告缺损、路面破损、绿化杂草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
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一起,共同协商,合理设置,详细布好垃圾分类收集点、布好人文展示点、布好景观小区点;治理污水、治理卫生环境、治理乱搭;美化小区入口、美化住宅门口、美化道路叉口。
针对居民反映的有部分绿化设施、休息长椅破损的问题,社区以整治小区绿化、整治小区路面、整治房屋立面为主要内容,对破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和改造,提供了美丽小区共同缔造的方法和路径。
一天劳作过后,居民们笑开了颜。“这个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设立的好,既规范又方便,让人看上去都想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了。”丽岛小区居民陈志平点赞说。
据南湖社区介绍,社区将持续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宣传到每一家、每一户,引导并发动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谋划、设计中来。
“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入手,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切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张星说道。(记者 陈子才 通讯员 王珍)
多方联动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19日上午,金山街道奥美社区的美地金城小区,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绿树红花相得益彰。新建的凉亭人气颇高,聚集了老人孩童坐着那里纳凉。
“过去小区只有一个凉亭,大家都希望再建一个。上次社区夜谈会,我将这个诉求提出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建成了。”居民代表明振忠感慨地说。
时间回溯到7月21日晚上,金山街道第一场“社区夜谈”会在奥美社区召开,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围坐一堂,以面对面聊天的方式,共同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居民代表反映小区需要再建一个凉亭,在“夜谈会”上很快商讨出了解决方案。
最终,90户居民自筹9060元,社区出资8400元,共同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施工过程中,不少居民主动加入施工队伍,义务进行刷漆、搭建、垃圾清理等工作,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节约了施工成本。还有居民将家中闲置的旧沙发捐赠出来,放在凉亭中供大家休息。
不到一个月,新凉亭便建成“迎客”。这只是奥美社区实施社区治理共治共建共享的一个缩影。
“我们社区有8000多人,仅靠社区工作人员治理,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必须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让居民参与到自治中来,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奥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娟说。
截至目前,社区夜谈、全科社工等制度在奥美社区先试先行,实效渐现。该社区利用“两房清理”成果规划建设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开放在即,与东贝公司携手打造的企业小区红色驿站建设也如火如荼进行中。该社区实施的“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管理体系、“社区-物业-居委会”三方议事机制、“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多方联动机制日益完善,成效明显。(记者 陈双 通讯员 罗马 费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