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义乌,生活着35000多名黄石人,其中有3000多人活跃在小商品生产、贸易一线。
5月中旬的一天,城北路南的绿城·晓风映月8栋104号“义利爪链”商铺,31岁的女店长邓青青正在连线中东的客商。“这里年交易量有2000多万元。”十年前,邓青青和爱人从老家黄石来到义乌,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这间商铺,只是义乌市黄石商会会长梁常青商业版图的一角。在义乌这个“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热闹与喧嚣里,梁常青和众多商户一起,共同编织着通往世界的贸易网络。
草根商海筑版图
回望1993年盛夏,广东东莞市某建筑工地热浪灼人,年仅18岁的梁常青头戴草帽,将沉重的砖块一次次扛上肩头,搬到吊车上……
这是梁常青第一次走出家门务工。建筑工程完工后,也快到过年了,但梁常青并不想回家,他在这里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第二年6月,梁常青被聘到深圳一家港资五金塑料厂,从事机械操作工。他白天上班,晚上自学技术、英语和管理知识。在这三年间,厂里还派他参加了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学习,并成功拿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认证资格证书。
1998年,梁常青被聘到深圳一家港资钟表集团公司任品质经理,接着被公司先后派往香港工业署、香港浸会大学、原国家电子工业部五所、中船国际等学校和机构进行系统培训。
2003年秋,梁常青在给深圳市一家上市公司讲学时,被广州一家大型首饰公司老板赏识,加入了该公司。3年后,因公司业务拓展,梁常青带队对国内主要珠宝首饰生产基地、销售市场进行全面考察,提交了在浙江义乌设立分公司的考察报告。
此时,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二期建成,拥有2.5万多个商铺,成为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优良的营商环境、活跃的市场主体,令梁常青心潮澎拜。
后来,梁常青放弃公司年薪20万元的待遇,变卖了深圳的房产,举家迁往义乌,创办了金华市义利饰品厂。
在义乌创业的20年间,梁常青陆续创立了金华市义利饰品厂、义乌市饰品配件有限公司,湖北义利饰品有限公司、广西梧州义利宝石有限公司和深圳金之冠珠宝有限公司,成为拥有3家商铺和5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如今,金华市义利饰品厂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宝石配件及链条企业,产品销往世界60多个国家(地区)。
以“变”为帆立潮头
在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南门、北门的户外墙面上,“义利锆石爪链”的巨幅广告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爪链市场几乎三五年就有一个变化。”梁常青说,2006初厂里生产的是普通首饰爪链,不到一年,行业寒冬骤临。
梁常青迅速调整结构,先后转向生产铜制爪链、不锈钢爪链、纯银爪链,带来良好的市场反应。
两年后,爪链市场再起波澜,梁常青组织技术力量,攻克了不锈钢爪链、纯银爪链的生产技术难题,生产设备由10台增至100台。
一家印度公司老板注资100万元,要求梁常青所在公司研发一种叫“宝石链”的新产品。两年磨一剑,新产品引爆市场,效益斐然。
2011年梁常青受邀返乡创业,在老家阳新黄颡口镇创立了湖北义利饰品有限公司义利饰品厂,从事来料加工。
2014年,梁常青受巴西一家公司之邀,带着研发团队奔赴南美洲考察,敏锐捕捉到锆石爪链的全球流行趋势,并当场签下大单。归国后,梁常青火速组织攻关,成功研发、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锆石爪链,源源不断输往巴西、美国市场。
在拥有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一区一楼商铺的基础上,2014年、2020年梁常青又先后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的绿城·晓风映月8栋104号、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一区四楼经营起另外两大商铺。
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踏准时代节拍的企业。2021年,梁常青兼并了浙江最大的宝石链生产企业;两年后,他在深圳创办深圳金冠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培育“金冠”和“环球小姐”两大品牌,生产销售时尚珠宝、智能穿戴手表、眼镜系列产品。
返乡创业报桑梓
6月1日,湖北义利饰品有限公司义利饰品厂的二楼包装车间,主管朱辉正忙着检验发往浙江义乌的手链、项链、耳环等产品。
由于要照顾家中老小,朱辉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她在这里工作了13年,当了8年主管。
义利饰品厂属于来料加工型企业,技术含量不高,但工艺要求高。在生产车间,员工马兰花正专注扣链,灵巧的双手翻飞间,一条条精致的爪链便加工而成。“不用出远门,也不用风吹雨淋,这种手工加工活儿特别适合我们妇女。”马兰花笑着说,熟手一年能挣四五万元工资。
目前,这家饰品厂有固定员工50多人,将产品带回家加工的有60多人,订单高峰期厂子还要召集二三百人赶工。40多岁的王四容,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不得不留在老家。如今,她不仅能熟练操作各种生产加工设备,还学会了调试修理设备,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感恩、回报家乡是本能。”这些年,梁常青没有拖欠厂里员工一分钱工资。
在老家,湾子做文化礼堂、修路、改水等公益事业,梁常青一捐就是三五万元;扶贫济困、抗击疫情,梁常青捐款捐物,一点都不含糊。这些年,他的公司、商铺安置了80多名家乡人。
在浙江义乌,梁常青是黄石籍最早一批创业者。平时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照顾家乡的人。2018年冬,老家隔壁镇一个老乡在义乌的饰品厂出现流动资金问题,门面租金、工人工资不能及时到位,梁常青一次性借款30万元,帮其渡过难关。
早年,梁常青在义乌领头成立“同乡联谊会”,帮助在义乌的家乡人。然而,在联谊活动中,他总觉得不规范,便萌生了创立商会的念头。2023年在京华湖北商会、黄石市工商联的帮助下,梁常青等人开始联系老乡,走访商户,着手筹备商会事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4月19日,义乌市黄石商会举行成立大会,吸纳会员百余名,涵盖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国际物流等多个行业。“商会计划组织公益行动,资助贫困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环保行动……”当选商会会长的梁常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