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头条

我市深化“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为企业减负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8-21

分享:

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

秉持这一服务宗旨,近年来,我市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突出问题,以改革思维、法治方式破解执法难题,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推动行政检查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执法监督从“被动纠错”向“主动预防”转变,不断提升涉企执法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制度体系

改革的推进,须从制度建设层面着力。

破解执法领域难题,需要对现有规则进行深度审视与优化,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体系,为执法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明确的指引。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关于落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责任分解清单的通知》《关于启用黄石市“扫码入企”系统的通知》,为“综合查一次”改革依法有序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全面梳理行政执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等三类行政检查主体,厘清1239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构建起权责清晰的检查体系。部分区县进一步拓展“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对同一业态经营主体的抽查事项进行优化整合,明确检查对象、抽查比例、时限及参与部门,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联合检查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实现闭环管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同一对象、相近时间、应联尽联”原则,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执法主体对同一监管对象开展联合检查,将“综合查一次”从制度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

通过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制作个性化联合检查清单,细化检查流程,我市确立了“跨部门联合检查为常态、部门单独检查为例外”的原则,在实现监管全覆盖的同时,有效避免重复检查。

在提升监管精准性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创新运用“信用+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将企业信用风险划分为A、B、C、D四级,让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有效防范“选择性执法”“人情监管”等问题。今年以来,我市发起应用信用分类任务223个,占比91.77%,超出全省平均2.8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8.97%,问题发现率45.65%,高于全省平均1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

监管效能的提升,离不开监督环节的保障。通过法治督察、案卷评查、行政复议纠错等方式,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全面查纠;建立市、县两级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社会监督员制度,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渠道,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案件直接督办并通报曝光。今年1-7月,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共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194件。

提升执法效能

数字化手段的创新应用,为“综合查一次”改革带来新气象。

市司法局打造智慧执法平台,建成“扫码入企”系统,实现涉企行政检查全程记录与结果反馈闭环,形成“亮码检查——评价反馈——督促整改”的完整链条,严格执行“无码不入企,入企必亮码”,既实现执法监督可溯源,也赋予市场主体评价监督权。

为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检查对企业经营的干扰,我市鼓励执法部门运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实现远程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291家重点企业、561个点位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布设100个视频监控点位,为113家未安装在线设备的企业加装991个用电用能监控点,所有数据全部接入“智慧环保”大平台,实现违法行为“零距离”观测、企业群众“零打扰”巡查、执法人员“零跑腿”办案,真正让科技成为提升执法效能的“加速器”。

记者 鲁冰儿 通讯员 盛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