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临近中午,正是外卖配送高峰时段,美团外卖骑手杨建骑着电瓶车来到黄石港区华森国际公馆小区,跟门口保安人员挥挥手,大门就打开了。简单沟通送餐信息后,杨建把电瓶车停在小区内的专属停车区,顺利上楼将外卖送到业主家中。
“以前进入有门禁管理的小区,要把车停在门口,步行进去给业主送餐。有时为了准时率,一停好车就得拿着餐品跑起来。”杨建说,进门难、停车难、找路难,导致许多外卖骑手卡在送单“最后一百米”。
年初,一场新就业群体座谈会召开。会上,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更局、各城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等相关部门与新就业群体、平台企业通过深入交流,梳理出楼栋标识不全、15个小区难进门、问题解决情况反馈不及时等3类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随后,与会人员实地走访相关小区,核实相关情况,制定“一对一”解决措施。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各小区的实际情况有差别,有的小区实行人车分流,有的因内部设计不适宜电动车骑行,还有的指引标识不清。”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综合研判,发现打通快递员从小区门口到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百米”,还是要实行“一区一策”。
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织下,通过建立部门、属地、物业、快递员、居民五方联动机制,实现多方资源整合聚集,将15个小区长期“进门难”的问题得以解决。佳木公园198等11个过去一直未对外卖骑手开放的小区,经协商后也开放了大门,实现业主和快递员同等待遇。
同时,碧桂园壹方公馆等11个小区与快递员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在小区内部设置专属停车区域、增设道路标识、张贴小区分布图,指引快递员通过地下车库等方式进入小区配送,提升配送效率。此外,因内部设计及人车分流规定等原因造成“进门难”的小区,通过增设门口摆渡车,将骑手人脸录入小区智能门禁系统,设置统一外卖配送点,由小区保安提供配送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配送程序。
“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与快递员之间保持紧密联系,通过线下召开情况反馈会,线上电话微信沟通交流等方式,及时将进展情况告知他们,并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最大可能破解快递员跑单中遇到的障碍。”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新兴领域特别是新就业群体的相关工作部署,以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为载体,统筹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健全问题收办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吃饭难”“休息难”“保障难”等问题,不断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记者 鲁冰儿 通讯员 石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