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新港园区以“无人工厂”为支点撬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11-03

分享:

在持续助推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路上,新港园区迎来了金秋的收获——辖区弘盛铜业、新兴管业双双获评省级“无人工厂”示范企业。

这是新港园区以“无人工厂”为支点,撬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智能制造示范园区的成果。

在弘盛铜业硫酸灌装车间,工人身着厚重防护服、紧盯阀门的画面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厂区内全流程智能系统有条不紊运转的场景。

“在硫酸无人化灌装与销售过程中,采用智能化业务平台与自动鹤管、远程控制等技术,从酸灌车辆进厂就能自动识别车辆号牌和本次硫酸灌装信息。”弘盛铜业数字化部见习副主任熊畅介绍,经过排队叫号,系统自动分配鹤口号牌,待酸罐车停放到指定鹤口,自动鹤管就会智能识别车辆灌装口,自动对接并完成灌装。

弘盛铜业的智能化实践远不止于此,其无人化变革已深入生产全链条。从原料管理到成品输送,从设备监控到作业调度,多个核心场景已实现“机器上岗”,构建起覆盖主要产品生产流程的无人化体系。

“类似硫酸无人化灌装的智慧场景还有很多,比如智能铜库无人化管理、渣场无人驾驶自动调度、样品无人化输送、电解专用行车吊具无人化作业、电解槽无人化监控与调控等。”熊畅说,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主要产品生产流程的无人化全覆盖。

无人化,同样在悄悄改变新兴管业的车间日常。

从年初的“少量试用”到年底的“全面布局”,一支日益壮大的“机器人军团”正成为新兴管业生产线上的核心力量。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更带来了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

生产车间内,机器臂代替人工精准完成加工操作,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还避免了人为操作误差。“‘无人工厂’建设带来的赋能效应在各个核心生产环节尤为明显。”新兴管业数字研发部部长季军介绍,铸管数智化产线投入的35台机器人,一年可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约190万元,生产效率提升15%左右。

新兴管业明年将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一边筑牢数据存储与挖掘的“基础底座”,一边发力AI算法与数据模型开发,力争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孪生”,让“无人工厂”向“智慧工厂”进阶。

“如果说当前的‘无人工厂’解决了‘机器换人’的问题,实现了基础自动化,那么‘数字孪生’的落地,则意味着可能赋予工厂‘感知、认知、预测和优化’的智慧能力。”季军说,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虚拟的软件层面和物理现实数据可以实现交互双控双调,达到最高生产效率和最低生产成本,使生产过程从“看得见”走向“看得透”“管得精”。

企业“无人工厂”不断突破的背后,是园区的大力支持和默默护航。“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园区硬核支撑。”新港园区经发局局长肖潇表示,园区将加快低碳冶金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年内推动7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新增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3至5家,研发投入强度提升0.5个百分点。(记者 鲁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