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人行黄石市分行获悉,截至9月末,黄石市首批13家试点银行通过平台累计查询达5861次,环比增长31.4%;基于资金流数据驱动授信18.73亿元,贷款14.5亿元。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载体,充分挖掘信用信息,推动信用信息赋能普惠金融,将企业信用数据转化为可量化的金融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人行黄石市分行积极推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企业营收、纳税、水电等多维度数据,运用交叉核验技术为企业构建精准信用画像,实现信用评估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彰显了数字金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精准支撑作用。
自2018年首创“东贝模式”以来,黄石市将应收账款融资全流程数字化作为突破点,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核心企业供应链线上确权,打造产业链协同融资的数字化生态。截至9月末,全市通过该平台累计完成应收账款融资5552笔,金额2162.1亿元,其中在线确认账款融资占比超68%。创新推出的“双方付息”数字化分担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融资成本的智能分配,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
作为全国“政采贷”先锋,黄石市构建人行、财政、预算单位、供应商、银行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优化业务流程,严控业务风险,丰富运用场景,实现政府采购融资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持续提速增效。
今年以来已发放线上贷款15.44亿元,同比增长100.72%,平均年利率为3.475%,实现“2100”数字化服务标准(利率优惠20%、1天放款、零抵押、零跑路),通过技术赋能办理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展现了数字金融对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全面提升。(记者 陈弘毅 黄鑫 通讯员 张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