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开发区·铁山区补齐设施短板打通灌溉“主动脉”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9-09

分享:

7日,开发区·铁山区种粮大户李波胜背着锄头,在今年承包的100亩水田里仔细“巡查”。当看到涓涓水流缓缓灌入农田,滋润着亟待补水的禾苗时,他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近几个月来,受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开发区·铁山区辖区内河湖水库蒸发量剧增,水位持续下降,干旱形势日趋严峻。为守住群众“粮袋子”,该区农业农村局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牵头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开源、调度、补短板”多措并举,全面投入抗旱保灌工作,为农业生产筑牢“水保障”。

针对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的用水需求,该区优先协调调度湖泊、塘库、沟渠等各类蓄水设施,全力开辟高效水源补给通道。其中,洪洋一级抗旱泵站的全面启动,成为抗旱保灌的“主力军”。该泵站辐射太子镇德夫村、世英村、洪桥村等8个村庄,灌溉面积达1.2万亩,有效缓解了大片农田的旱情。

“之前天天盯着地里的禾苗发黄,就怕缺水绝收,现在水直接流到田边,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太子镇世英村种粮大户程文化望着长势逐渐恢复的农田,难掩内心的喜悦。

为确保抗旱无死角,该区专门成立工作专班,下沉一线排查旱情、对接需求、强化服务。针对部分区域灌溉设备短缺、调水难度大的问题,大王镇积极组织下垅村等农户架设临时水泵,从周边水库、塘堰抽调水资源进行“点对点”灌溉,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全区涉农乡镇已累计调用抗旱水泵36台,覆盖灌溉面积达2.6万亩。

对于长期受旱、水源条件薄弱的区域,该区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太子镇四门村因距离大冶湖水库较远,旱情时有发生,成为抗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太子镇开展实地勘察,精准制定解决方案,启动抗旱机井建设项目。目前,机井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9月上旬即可投入使用,投用后将为该村农田提供稳定灌溉水源,彻底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全区涉农乡镇还同步开展巡渠查险、清淤疏浚工作,对老化、堵塞的灌溉渠道进行维修清理,确保“水到田头、渠惠民生”,让每一寸耕地都能及时享受到水源补给。(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彭霞 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