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才聚东楚启新程 智汇黄石谱华章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8-25

分享:

8月的东楚大地,人才涌动,智潮澎湃。8月11日至17日,以“才聚东楚·共建支点”为主题的2025年黄石人才周活动成功举办。

作为我市连续第三年举办的人才盛会,本届活动更加聚焦“实效性”,通过“1+4+N”的活动矩阵(1场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4大主题系列活动、N场特色活动),共达成合作意向项目30个,现场签约项目18个,引进专家团队10个,以及各类高学历、高层次人才200余名,奏响了“黄石成就人才、人才成就黄石”的时代强音,为我市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注入了强劲人才动能。

政策领航

构建人才发展“四梁八柱”

人才工作,政策先行。

11日上午,2025年黄石人才周首日,黄石市人才周活动暨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黄石市实施“才聚东楚·点石成金”三年行动方案》与升级版《黄石市“东楚优才计划”管理办法》,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引擎”。

前者锚定未来三年培育3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名卓越工程师、1000名青年科技人才、3万名技能人才与8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卓越工程师攻坚等五大行动,构建起“塔尖引领、塔身支撑、塔基稳固”的人才梯队。

后者作为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紧扣城市能级与产业需求,整合优化原有人才计划,形成覆盖引进培育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创新型企业家、科技创新团队等五大类别,突出以用为本的导向,更加注重人才在黄石发展实践中的实际贡献。

产才融合

架起创新创造“金桥银路”

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是今年人才周活动的鲜明特色。系列活动紧扣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人才与项目对接、技术与市场联姻,让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13日,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向新而行·创赢黄石”主题之“智汇黄石·创赢未来”智能机器人专场路演热闹非凡。全知智翼——空中服务智能体、魔里卡智能车房、影身智能等5个优质项目依次登台路演,并与金融投资机构、企业服务机构代表深度对接。“这既是黄石拥抱人工智能浪潮的战略落子,更是深化‘研发在武汉、应用在黄石’跨区域协同机制的实践。”黄石科创和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介绍,通过路演平台,已有2个项目达成落地意向,7名青年科技人才将携带科研成果入驻黄石未来科技城。

14日,“产才融合·赋能黄石”主题之大冶市“产才联动·科创共兴”科技交流合作专场活动签约不断:大冶斯瑞尔换热器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签订校企科技合作协议;大冶华翔钢结构有限公司获大冶农商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支持等5个校企合作项目、5个科技金融项目集中签约,2330万元知识信用贷款注入企业,为产业升级注入及时雨。

14日至15日,“2025湖北海归人才创新创业荆楚行”活动以“硬科技”对接黄石产业需求。活动首日,40余名海归专家博士深入考察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智能显示产业园等创新高地,体验黄石科创魅力与历史底蕴。15日,9个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海归人才项目进行精彩路演,充分展示科创成果与技术优势的同时,纷纷表达落地黄石发展的意愿与合作需求。武汉光谷咖啡创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儒雄明确跟踪投资意向,俄罗斯湖北商会副会长曲正建言黄石借港口与工业优势深化国际合作、链接海外智力。活动成功搭建30余个海归项目与本地产业对接桥梁,为黄石产业升级汇聚高端海外智力支撑。

16日,华新1907矿渣库会议室内,“青春飞扬·就在黄石”主题之黄石市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工作成果交流暨岗位建功竞赛活动举行,7支青科突击队同台竞技,比拼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从超级高强防爆混凝土到高效节能制冷装置,从光电子信息到高端装备制造,青年科技人才展示的技术成果与我市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最终,4支队伍斩获科技成果转化奖,2支队伍摘得技术攻关突破奖。“青年人才是创新的生力军,我们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团市委书记陈路表示,团市委将持续推动20支青科突击队投身“卡脖子”技术攻关,让青春力量在产业一线闪光。

引育并举

激活人才队伍“源头活水”

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本届人才周活动通过多元举措,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13日下午,未苏湾人才会客厅内,16名高层次人才接过聘书,成为我市首批荐才专家。“我们要发挥行业影响力,为黄石‘牵线搭桥’。”受聘专家刘华兴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批“引才大使”将利用自身资源,为我市举荐高层次人才,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良性循环。活动中,专家和高校代表还围绕产业人才需求、荐才引才工作等建言献策,提出一批建设性意见。

青年人才是城市的未来。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留黄就业,人才周期间,下陆区、西塞山区等地相继举办求职训练营,通过“职业标签速配”“产业适配解析”“模拟面试”“赠送岗位礼包”等环节,为200余名高校毕业生精准赋能,提升求职竞争力。“我不仅学会了简历优化,熟悉了面试流程,更明确了职业方向。”参加西塞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攻坚”训练营的大学生刘郑信心满满。

“青春飞扬·就在黄石”主题之高校毕业生“黄石就业行”活动则让青年学子沉浸式感受黄石的城市魅力。14日,大学生们通过“荆楚就业大讲堂”了解我市就业补贴、创业扶持、人才落户等政策,随后乘坐有轨电车领略“半城山色半城湖”的风光,在规划展示馆了解城市蓝图,走进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黄石友和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体验职场。据统计,该活动已吸引近140名大学生与我市企业签约。

技能人才培养同样亮点纷呈。15日下午,三五轩酒店内,以“薪火相传 技兴黄石”为主题的黄石市技能大师交流研讨会香气四溢。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湖北楚菜研究院院长邹志平手持锅铲,现场演示经典楚菜“本蒸裙边”(甲鱼)技艺,50名“楚菜技艺传承班”学员认真观摩。“要深挖阳新屯鸟、西塞鳜鱼等本地食材潜力,让楚菜在黄石焕发新活力。”邹志平的建议,为我市餐饮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活动中,湖北楚菜研究院黄石分院揭牌,与湖北俊贤技师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启“政企行校”协同育人新模式。

智助乡村

注入振兴发展“科技动能”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本届人才周活动聚焦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推动专家人才下沉一线,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田野乡间。

11日—12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大冶支队在大冶调研,队员们观摩数字农业模式、调研中药材产业与土地租赁发展模式、探访生态修复后的废弃矿场及古民居,研讨工作站落地模式,深化“清华—大冶”协作,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14日,阳新县委党校内,“薪火相传·技兴黄石”主题之阳新县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启动。“阳新屯鸟繁育技术研究生工作站”正式授牌,为特色养殖提供智力支撑。5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从杂粮面条加工到梨园病虫害防控,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技术,将在田间地头结出硕果,助力农户增收。

15日,“百名农业专家人才兴百村”活动启动,副市长徐丹娅为专家团队鼓劲,要求大家当好“科技员”,做好“科技翻译官”“技术经纪人”和“人才摆渡人”,切实服务生产一线,通过智力赋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助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擦亮黄石农业品牌,让科技红利成为乡村发展持久动力。启动式结束后,近百名农业专家分赴种养殖基地,与乡村产业精准对接,让科技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2025年黄石人才周活动虽已落幕,但“爱才、敬才、用才”的热潮仍持续涌动。站在新起点,我市将以“才聚东楚·点石成金”行动为抓手,持续优化人才生态,让更多千里马在东楚大地驰骋,为黄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为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记者 顾文娟 实习生 冯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