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开发区·铁山区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8-18

分享:

君不见,当前的开发区·铁山区,早已掀起了一股技改风。

在技改中突破创新,在技改中焕发活力。挥舞的机械臂、快速的流水线、运转的智慧后台……在开发区·铁山区的企业生产车间,扑面而来的是技改带来的清新之风:设备是新的,生产线是新的,技术是新的,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培育和发展。

技术改造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开发区·铁山区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鼓励企业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以技改“引擎”驱动传统产线转型升级,助推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改加速跑

16日,在台光电子材料(黄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光电子”)AI高性能覆铜板项目生产车间,新引进的50台(套)设备正全速运转。一卷卷高性能覆铜板原材料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经由多道精细工序后,被加工成AI高性能覆铜板及黏合片,将发往全球市场。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新型电子产品加速更新,对更小、轻、薄、高性能的电子基材需求逐年增加。“我们决定增资扩产高性能覆铜基板生产基地,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台光电子副总经理李德南表示。

该项目全面达产后,企业基板年产能将新增360万张,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5亿元。尤为关键的是,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台光电子成功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均呈现持续攀升态势。

深谙技改之道的,还有黄石广合精密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合精密”)。在其电子信息领域生产设备更新及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生产车间,新设备整齐排列,机械臂灵活作业,工人实时监测机器运行状况,人机协作紧密高效。

该项目淘汰曝光机、退膜线、表面处理机等老旧设备,新购置LDI曝光设备、CCD锣机、脉冲VCP电镀线等先进装备,将生产模式向智能化转变,预计产能提升30%、生产效率提高20%,工厂整体生产线自动化达到9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8%,生产运营效率的全面提升将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项目完工投产后,将实现高层精密线路板年产量达100万平方米,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子、计算机、消费电子、工控安防、通讯设备以及LED显示等领域。”广合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2亿元,新增年利润2600万元,新增年税收1200万元,对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资金给到位

更多的企业,正大踏步走在设备换新、技改升级的大道上。

为适应下游显示面板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黄石全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洋光电”)不断突破,全力推进金属掩膜版生产及检测自动化升级项目,通过实施设备更新,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后,全洋光电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精细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为提升FPCB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生产智能化与管理创新,黄石西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实施高阶HDI软硬结合板升级扩产项目,主攻高端FPCB产品,投资5000多万元采购先进设备、引进管理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助力该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年新增3000万元经济效益。

一边是企业技改项目跑出加速度,一边是政府涉企服务下足真功夫。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开发区·铁山区经信局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全程跟踪服务,多措并举加快企业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我们鼓励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新增生产性设备按比例进行奖补,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轻负担。”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深入企业积极宣传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再贷款贴息以及税收抵免等政策。今年以来,围绕重点工业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设备更新,开发区·铁山区帮助实施技术改造的重点企业先后成功申报超长期国债2批次,获批项目19个,获批资金1.6亿元。

政策好不好,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开发区·铁山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05亿元,同比增长60.56%,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88.7%,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例达29.7%;台光电子、广合精密等一批已实施技改的重点企业,产值实现超70%的高速增长。

技改掀热潮,激发工业新动能。开发区·铁山区将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聚焦政策落地见效、项目谋划推进,继续加快推进实施一批工业技改项目,推动光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陈双 通讯员 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