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农村公路,正成为黄石乡村奔向振兴的康庄大道。近日,《黄石市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正式出台,明确未来三年将聚焦“建、管、养、运、安、美、融”七大关键,全面提升农村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通动脉 路网升级惠民生
未来三年,黄石将重点提升农村公路骨干网通行能力。按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路面宽6.5米以上),实施100公里骨干路网提档升级。核心目标是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对外双通道连通率100%,彻底打通乡镇对外联系便捷通道。
旅游发展迎来重大利好。方案明确重点推动东方山、地心大峡谷、滴水涯、天空之城、鄂王城、上冯九古奇村等热门景点间的道路建设及与干线路网的快速衔接,激活乡村旅游潜力。
乡村“毛细血管”也将深度延伸。黄石计划实施100公里农村公路向村组延伸、连通工程,按四级公路单车道及以上标准建设,畅通乡村内部“微循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同时,按双车道标准提升250公里建制村道路,新增75个通双车道建制村,确保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双车道。
智慧管养 筑牢安全生命线
建好路,更要管好路、护好路。黄石将全面深化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实现100%覆盖和常态化运行,层层压实管养责任。科技赋能成为新亮点,市级农村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和大冶市平台将启动建设,阳新县平台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全市扎实开展“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力争实现具备条件路段自动化检测全覆盖,让公路管理更智能。
黄石将坚决完成在册管养的15座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隧)100%改造任务,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投入力量实施400公里安防工程建设,确保县乡公路安防设施应设尽设,重点整治100处事故多发和安防薄弱路口路段。
服务升级 客货邮融添活力
出行体验将显著提升。我市将加大养护投入力度,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5%,重点改善370公里早期建成、超期服役及路况较差路段,努力保持优良路率70%以上。公路沿线将因地制宜增设充电桩、卫生间、零售点及停车休息区等服务设施。
农村客运迎来全面升级。各县(市、区)将推进全域公交建设,通过延伸城市公交、公交化改造班线、开通农村公交等方式,确保建制村通客车比例保持100%,力争公交(公交化)服务覆盖超60%的建制村,并推动1-2个县(市、区)实现全域公交。160个新改扩建的农村候车亭将改善村民候车环境。
“客货邮融合”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黄石将新建1个交通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建设镇级寄递物流配送中心。重点打造的还地桥、保安、王英等乡镇片区客货邮环线,将有效降低农村寄递物流成本。
路景交融 产业兴旺促增收
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公路提升。黄石将实施超过380公里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畅、安、绿、美”标准,争创80公里以上省级美丽农村路和220公里以上市级美丽农村路,着力构建环绕黄石主城区、大冶城区、阳新城区及环大冶湖的美丽公路发展带。
公路更是产业发展的“先行官”。加快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三年内将创建12条乡村旅游特色精品路线,充分挖掘路衍经济潜力,打造农村产业经济交通走廊。
路通则业兴。本轮提升行动将加大以工代赈力度,统筹用好农村公路管护公益性岗位,鼓励农民承包村道和通组公路日常养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共享发展红利。条条升级的农村公路,正成为黄石乡村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石。(记者 罗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