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我市“宁静小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启动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8-02

分享:

近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市12个申报“宁静小区”建设试点的居住小区内,正式启动噪声自动监测装置布设工作。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将全面掌握小区声环境质量数据,为打造“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静谧居住环境提供科学支撑。

作为2025年市级民生实事之一,“宁静小区”建设旨在破解群众家门口的噪声污染痛点。此次入选的12个试点小区分布于各城区,其中黄石港区3个(人事局宿舍楼、冶电二村、江岸名城)、西塞山区4个(十五冶花园、扬子·吉龙湾、江桂园、城发·城市花园)、下陆区3个(大塘三村、佳木公园198、杭州公馆)、开发区·铁山区2个(东贝佳苑、紫薇花园)。根据《黄石市推进“宁静小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要求,试点小区需满足两大核心标准:声环境质量达标、实际入住率超60%、无长期反复投诉现象等;群众满意度通过投诉梳理和问卷调查综合评估。

此次布设的噪声自动监测装置将实时采集小区环境噪声数据,覆盖昼间、夜间全时段。监测结果不仅用于评估小区声环境质量,还将为后续整改提供依据。例如,若某小区夜间施工噪声超标,生态环境部门可通过数据溯源,联动城管、住更、自然资源建设等部门快速处置。眼下我市还正探索噪声污染“监测+调解”联动机制,下陆区通过“码上办”微平台收集居民诉求,结合监测数据精准解决噪声问题,目前试点小区投诉量已呈下降趋势;西塞山区则组织多部门排查28个重点噪声风险点,从源头治理建筑施工、生活娱乐等噪声源。

为确保“宁静小区”建设试点取得成效,我市建立了“发现+协调+反馈+解决”的四级工作机制。例如下陆区修订《小区管理规约》,新增“噪声控制”专项条款,明确装修、宠物、乐器等噪声源的管理责任。开发区·铁山区还绘制噪声处理联络网格图,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宁静小区”称号有效期为两年,期满后需复核延续。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把监测数据与居民满意度调查相结合开展试点工作,真正让小区宁静成为常态。(记者 廖巍巍)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