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要闻

开发区·铁山区构建绿色新生态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7-25

分享:

盛夏的开发区·铁山区,厂房林立,马路洁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绿色,成了这里转型发展的主色调。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湖北省绿色制造名单,开发区·铁山区劲牌持正堂、诺德铜箔新材料等6家企业上榜,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作为黄石市获批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开发区·铁山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向新而变、逐绿前行。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6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4日,走进湖北冶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鑫公司”)生产车间,金属板材在生产线上历经冲压、切割、焊接等多道精密工序,逐步蜕变为形态各异的汽车零部件。

“我们高度重视节能降碳工作,以节能减排技术为抓手,积极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实现绿色发展。”企业负责人刘红霞表示。

通过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建设,融合工艺机理分析、实时优化和预测控制等技术,企业生产实现了精确、实时和闭环的过程控制。生产周期从2至20小时缩短为0.5至3分钟,操作人员由8人减至3人,烟气和烟尘排放大大减少,净化了车间工作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不只是冶鑫公司,随着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管理系统升级及新能源使用,开发区·铁山区一批企业实现了绿色转型发展。

当日,在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世星药业”)化学原料药车间,一派现代化生产景象。车间明亮干净整洁,一排排反应罐正在有序运转,过去需要工人现场操作的工作,都被更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所取代。

世星药业坚持将“加强技改投入”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核心,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线和环保设施进行改造,打通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远程在线实时监控与控制、数据采集、分析、自动生成记录报表等功能,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在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高度重视化学原料药绿色发展。“这几年,我们通过技改,将原来各车间分散治理的废气进行集中收集,再通过国内先进的蓄热式高温氧化焚烧炉(RTO)进行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并实现全年24小时在线监测。”世星药业相关负责人说。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更多的企业,正大踏步走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

晟祥铜业投入大量资源建设能源管理中心,该中心整合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通过遍布生产各环节的智能传感器,实现能耗实时在线监测,为能源优化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劲牌持正堂大力推进厂房光伏发电、沼气综合利用、园区集中供热、蒸汽冷凝水回收以及中水回用等绿色节能项目,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经济。

诺德铜箔新材料利用先进的过程自动化和实时监控系统,对电镀过程中各项关键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并利用数据反馈自动调节工艺参数,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稳定高效。

窥一斑而知全豹。近年来,开发区·铁山区聚焦“绿色技术全链条赋能制造业”,率先打造绿色技术应用示范平台(绿色技术会客厅),通过“场景化验证、市场化撮合”的创新机制,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企业转型“有场景可试、有案例可循、有红利可享”。

除了一众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开发区·铁山区还获批了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产品。超颖电子被评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东贝制冷的商用小型制冷设备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华新水泥自主研发的水泥低碳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领域节能降碳目录……

坚定“双碳”目标不动摇,开发区·铁山区将以“绿色技术全链条赋能制造业”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诊断先行—绿能应用—技术遴选—场景验证—标杆示范—规模推广”的绿色创新产业生态,全力打造绿色技术应用示范平台,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绿色指数”,深入推动制造业减碳、降污、扩绿,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形成“绿色技术赋能制造业升级”的独特性营商环境品牌。

记者 陈双 通讯员 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