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初歇,高温接踵而来。长期高温、干旱少雨时,黄石部分高山地区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市水利和湖泊局今年初制定工作方案,8月底全面解决17个高山地区农村村组季节性缺水问题,提升0.34万高山地区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能力。
时间紧,任务急,黄石高山偏远山区季节性缺水保障工作进展如何?
连日来,市水利和湖泊局饮水办工作人员顶着高温,实地查看17个高山缺水村组,督导“一村一策”饮水工程建设进度。
7月2日,晴空烈日,记者跟随饮水办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排市镇后山片7个缺水高山村组,查看饮水工程进展。汽车在山间穿行,青山巍巍,翠竹袅袅,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意味。
泉山村楼下组仅有几户村民。打深井不出水,改为整修原有的泉水井。“别看现在池子是空的,泉水都抽出来拌水泥砂浆了,一天能蓄一池子,村里人少,够用了。”正在清淤、给蓄水池做混凝土浇筑防渗处理的工人解释道。
王垴村王垴组经专业人士实地调研,认为打井难以出水。计划从本村地势较高的组引水,铺设管道至王垴组,同时寻找新的水源作为补充。目前水源口已建好,正在铺设管道,作为补充水源的泉水井也完成了主体施工。
下容村阚家塘组也打井难出水,遂采取备选方案:改造现有取水口,建过滤池。目前蓄水池已完成安装,正在实施水源地整治,输水管道铺设。
中山村明浦塘组有一口水量充沛的泉水井。此次工程是扩建取水口,建泵站提水,新建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10立方米的不锈钢水箱2个。现水源井主体工程已施工完成,正在铺设管道。
在几十平方米的水塘中找到泉水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程队先将塘水抽干,开挖机一片片探测。新完工的水源井井水清幽,饮水办工作人员柯枝元采集了水样,贴好标签做好记录,放进帆布袋里。“新开辟的水源都需要做水质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他的帆布袋里装满了新采集的水样。
陈山村土库组也有一个水量充沛的泉水井可用于调配水源。引水管道铺设完成,水箱已建好,装上水泵就可通水。泉水井周边也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听说村里要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村民们都眉开眼笑。
富山村芦林塘组的水源是一条溶洞暗河。这条暗河位于富山村丁家塘组,需将水引入芦林塘组。这也是村里沿用了几辈人的取水点。富山村支书刘会礼介绍,这个百年老洞,污泥深、年年堵,这次彻底清了淤,又将洞扩宽,水泵向洞内延伸了100多米,建好后可解决4个村组、学校和村委会饮水。
通往红山村鄢家巷组蓄水池的土路,一路山花烂漫。100立方米砼蓄水池正在修建中,底部已浇灌,四周模板已安装好,趁着晴好天气砼浇灌四周墙体。
截至目前,17个高山村组“一村一策”项目总体进度正常。其中,开铁区半山董村和阳新县石角村枫树林组2个已完工;主体工程完成的有9个,分别是阳新县陈山村、车梁村、中山村、泉山村、王垴村、下容村、下栈村、富山村、潮坑村;6个村组正加快推进。
新引来的水水质如何?这是村民关注的焦点。市水利和湖泊局对新增水源跟踪展开水质检测,共检测数据4次20条,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合格,可作为饮用水使用。
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市水利和湖泊局密切跟踪17个村组饮水工程进度,协调问题解决、督促责任落实。待到工程全部完工,17个村组村民饮水不再难。(记者 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