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报表扬了“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提升三年行动2024年度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湖北4集体7人上榜,其中黄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高攀榜上有名。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中,高攀牵头制定31条惠民惠企政策,有效提升缴存人购房能力,助力市场企稳回暖。他带领团队将贷款逾期率从2022年的0.3‰降至0.06‰,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转。2024年,他牵头推进公积金业务办理模式改革,构建“四统一”标准化体系,高质量建成10家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实现了“都能办、就近办、全办好”的服务目标。
这是黄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在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提升三年行动中聚焦民生领域精准发力的一个缩影。
服务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抓重点、补短板、破难题,允许在校大中专学生预缴住房公积金,将新市民、个体工商户以及新业态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作为缴存扩面新增长点,3年来累计归集127.21亿元。黄石因城施策,先后出台“商转公”“带押过户”、先提后贷、降低首付比例、支持多孩家庭贷款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适老化改造等政策,为12458户家庭发放住房贷款54.25亿元,房地产市场占有率提升到30%。
黄石聚焦村干部(社区)、灵活就业人员、非公企业职工、在校大中专生“四类人群”,将他们作为缴存扩面新增长点,实行“零门槛、享补贴、自由取、同权贷”的政策,吸引他们“愿缴尽缴”;深入开展“五进宣传”,听取企业、群众诉求,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建缴意识,持续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制度覆盖率从56%提高到76%。
围绕“保交房、改危房、换新房、住好房”等四个方面持续扩大住房使用渠道,率先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提取公积金用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适老化改造,支持父母、子女住房公积金打通使用,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6个月公积金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等31条惠民新政,帮助缴存人解决“买得起、住得好”的问题,最大限度让住房公积金政策活起来,让缴存老百姓购房更实惠。
主动参与新型城镇化“双集中”试点工作,出台了缴存有补贴、购房有优惠、贷款有贴息、风险有防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满足县城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业转移人员等三类人员多元化住房需求,充分发挥了住房公积金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住房保障作用,切实为农业转移人口解决“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的问题。政策出台后,阳新县近3000名农业转移人口建缴了住房公积金,为106户在大冶、阳新购房的灵活就业人员家庭发放贷款4114万元。
为了更好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黄石进行了住房资金管理改革试点,通过将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商品房预售资金三项资金实现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融通,实现了资金效益最大化,真正让老百姓盼望的住宅维修资金用起来,把老百姓交纳的预售商品房资金管起来,最大限度满足居民住好房、安全房需求。目前,我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对预售资金的收存、支取、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了资金挪用风险。
聚焦服务模式改革。在全市设立10家住房公积金旗舰店,为缴存职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业务多网点“都能办、就近办、全办好”。自住房公积金旗舰店运行以来,共受理各项业务9118笔,累计受理贷款332笔,累计发放贷款11026万元,办理提取1921笔。
3年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数据赋能,推动31项高频业务“智能办”“掌上办”,实现综合离柜率90.88%。从“多头跑”变成“一次办”“一网办”,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流程繁、时间长等难点痛点,不断提升缴存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