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大冶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优化环境攻坚行动推进会,发布《大冶市2025年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该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攻坚,着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为“冲刺千亿市、聚力建支点”营造一流发展生态。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大冶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力降成本、提效能、稳主体、强保障,全市营商环境向优向好,政务服务领域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网上中介超市”经验在全国、全省大会推介,“数公基”经验全省推广,15项重点领域改革创建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明显……政务服务持续向便利化、智慧化、增值化迭代升级,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为全省最先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试点地区,大冶将坚持以综合赋能为目标、以企业服务中心为抓手、以企业满意度为落脚点,聚焦“更加公平、更加高效、更有活力”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一流发展生态。
按照攻坚行动方案,大冶将围绕省委提出的枢纽提能战略要求,从“坚持改革提升,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链;推动助企聚能,织密全领域助力发展的服务网;促进监管提质,打造全方位护航发展的服务港”等三大方面,推出20条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在准入、运营、退出等关键环节一系列堵点难点问题,努力建立和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力争2025年推出8-10个国家级或省级改革试点,成功打造10个改革品牌,“冶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成为普遍共识,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全省优异等次。力争到2026年底,大冶市营商环境理念、制度、作风发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在清除隐性壁垒、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重点领域推出10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改革试点,推动市场经济更加公平、数据赋能更加凸显、诚信建设更加完善、政商关系更加和谐、对外开放更加融合,努力把大冶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有地位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为了确保攻坚行动顺利推进,大冶将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线上线下帮代办、营商环境体验官等活动,加大部门联动力度,以进展情况、问题建议、典型案例“三张清单”为抓手,积极打造营商环境“协同共建”等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更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冶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工作联动,细化工作清单,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以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冶篇章。(记者 殷珂 通讯员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