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片欣欣向荣。趁着大好春光,阳新在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快马加鞭。
2023年7月,阳新成为全省6个“双集中”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市之一。以此为契机,阳新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产业链发展,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0个,以实干实绩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每天早上,将孩子送到学校后,王红燕匆匆赶到位于阳新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的可兴鞋业上班。
王红燕今年36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前,她和老公在温州打工,孩子由家里老人带。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再加上经常通过手机浏览到家乡阳新的发展变化,2021年,她和老公决定辞掉温州的工作回到家乡。
“阳新这些年变化很大,企业和工厂很多,我和我老公都有手艺,不愁没饭吃。我们一商量,用存款在县城买了房。”王红燕笑着说,尽管工资待遇跟沿海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她是制鞋熟手,一个月能挣到七八千元工资,好的时候可以拿到上万元。更重要的是,夫妻俩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家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也能照顾得到。
如今,王红燕的大儿子在富川中学上初一,小儿子在富川小学上四年级。“每天可以接送小孩,一家人在一起,蛮好的!”王红燕很庆幸当年做出了回家乡的决定。
廖芳是孝感人,2007年在广东打工时与阳新人尧江波相识并相恋。2019年刚回阳新创业时,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夫妇俩创业资金有困难时,主动联系县农商行,仅提供一张营业执照就获得第一桶创业金。
如今,夫妇俩已经在阳新县城开了3家餐饮店。“今年计划开第4家分店。”夫妻俩憧憬着未来的事业版图。
近年来,阳新聚焦公共服务、重点人群,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有力推动了人口集聚。近十年间,阳新县城常住人口增长13.5万人,达到30余万人。阳新城镇化率47.2%,提升了20个百分点。
2023年,阳新实现4年4次进位,位列县域经济中部百强第84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月6日,阳新县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的湖北洪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熊闯关忙着在电话里跟客户沟通数控机床业务。
湖北洪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湖北省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打数控机床产品,服务汽摩配与五金标准件行业,于2021年3月正式投产,2023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
熊闯关的老家在阳新县排市镇,17岁时背着蛇皮袋到广东中山一家台资机械制造企业当学徒。“出师”后,熊闯关辗转来到温州。经过20多年打拼,他在温州站稳脚跟,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前些年,受家乡招商引资政策感召,在多次回阳新考察后,决定回乡投资。
“我们这些走出去的人都有家乡情结,不过,吸引我们回来的还是这里的营商环境,阳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第一个‘五证同发’就是发给我的。”熊闯关说,回乡投资,既有归属感,也是实际需要。
以商招商,事半功倍。在熊闯关的力荐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争取下,2020年,湖北伟斯科技、湖北亿方钛锆、湖北华清机械相继“牵手”阳新。
“伟斯科技的老板陈仁杰从温州过来、亿方钛锆的老板袁继华从陕西宝鸡过来,华清机械的老板沈雪华来自宁波,他们都是我的客户,也是我多年的合作伙伴。”熊闯关说。
2023年2月,省2022年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揭晓,阳新县名列全省第23位,提升13位,两年跃升40位,实现了从全省第三方阵向全省第一方阵的历史性跨越。不久前,2023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揭晓,阳新再进2位,名列全省第21位。
近年来,阳新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头号工程”来抓,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挂图作战,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领导小组。2022年主动对标“省25条”“市20条”,出台营商环境“县100条”。2023年继续保持冲刺状态,“刀刃向内”抓改革,对标“省47条”出台营商环境“县70条”。170条措施,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逐条调度,纪委动真格,以实的作风和硬的力度推进各项措施改革落地有声。
如今,在广袤的富川大地上,“鞋都小镇”、城北工业园、滨江工业园、黄石国家农科园等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
产业集聚活力迸发
产业是城镇化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就业,才有城镇人口的聚集。阳新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品牌鞋服产业;以沿江码头为依托,发展绿色建材产业;以总部经济园为驱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支撑,建设百里富河现代农业走廊。
今年1月25日,落户阳新经济开发区的远大医药永晟制剂工厂建设项目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呼吸及重症抗感染、心脑血管、抗肿瘤等方向的制剂产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30亿元,将进一步补强湖北高端制剂制造产业链,提高全市医药产业综合优势,助力黄石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头企业的引领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入驻,让该县品牌鞋服产业日渐勃兴。
阳新拥有30多万人的劳务大军,其中超过一半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从事制鞋业。如今,大批“阳新鞋匠”陆续回归,“阳新鞋都特色小镇”入选湖北省级特色小镇,阳新正全力打造“中部鞋都”,冲刺百亿元规模产业集群。
经过几年的发展,阳新县吸引4.3万名“阳新鞋匠”返乡创业就业,聚集制鞋法人企业271家,带动各类制鞋车间680多家,安置就业8万多人,形成了研发设计、鞋材生产、成品加工、质量检测、批发展销“五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2023年,阳新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农科园落户企业达12家,开启了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新赛道。14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库,18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6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随着十大年产值过亿元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预计到2026年,阳新规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阳新正以铿锵的步伐,坚定不移推行强县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项目之“进”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幅幅产城融合的美丽画卷在富川大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