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传来消息,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网湖水生态修复和水质攻坚行动,找准根源、对症下药、系统治理,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24年的Ⅳ类,首次达到“十四五”省定考核目标。
为确保网湖水生态治理行动高效推进,我市成立了专项环保整改领导小组,携手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长江驻点专家组成立生态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为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与科学指导。同时创新采用无人机巡检与地面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日常巡护,累计完成各类巡护巡查1000余次,实施水质监测200余次、生物多样性评估22次,整改各类环境问题100余个。并组建跨部门联合执法队伍,开展专项执法行动30余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关停或整改企业64家。
治理行动中,我市坚持源头至末端精准施策,全面排查9条入湖港渠水质,整治完成81处入湖排污口,完成36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污水处理设施42处,日处理能力提升至660吨,有效截断污染源头。取消网湖大湖面承包养殖,推广自然放养模式,改造传统养殖池塘3070亩;退垸还湖(退渔还湿)1万亩。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新建电排站实现生态补水,增强湖泊自净力。
近年来我市还实施了南湖——下司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等工程,重塑了健康水生态系统。实施渔民转产安置计划,引导渔民上岸就业,促进湖区生境有效休养生息;支持网湖鳙鱼养殖、科研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摄影、研学,带动生态渔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