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部门动态

一路奔跑 一路欢歌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3-10-23

分享:

    又是一年寒露至,今朝秋色更胜春。随着武阳高速黄石段通过交工验收,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10月9日,装载1.12万吨大豆的“江海直达”67号船抵达黄石新港,随后经水铁联运,转运川渝。

  10月13日,黄石鄂州交界的鄂州花湖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工可及初步设计获批,开工在即。

  翻开今年来的交通物流“成绩单”,一个个数字就是一串串奋进的音符——今年黄石新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里程331公里、万吨级泊位14个,交通项目投资额达120.06亿元。

  强枢纽 联起新优势

  重槌击鼓、号令催征。奋进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黄石拉开“大干一场”架势,提出深度对接武汉新城、鄂州花湖机场、光谷科创大走廊,提升黄石新港的辐射能级,加速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南北贯通的“铁水公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

  打通项目建设“大动脉”,聚力国际物流“大通道”。黄石成立指挥部,印发工作方案,制定议事规则,健全工作机制,推出重点问题、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工程项目清单105项。

  作为全国102个功能型流通物流枢纽城市的战略支点之一,黄石抢抓机遇,调整新增“十四五”规划中期国家级、省级入规项目38个,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以武汉都市圈“三纵三横”快速通道规划项目为例,黄石争取到11个交通项目128公里里程,占“三纵三横”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卢亚军介绍,今年前9个月,黄石完成交通投资120.06亿元,为年度目标的80.04%,“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60亿元,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15年增长。”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铁路方面——黄石境内拥有现状铁路营运里程约315.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占比27.0%;在建地方铁路总里程9.53公里,总投资约13.02亿元。市发改委基础科科长杜凡介绍,目前黄石正在谋划武汉新城经鄂州、黄石至白沙铺的武九高铁直通线,武鄂黄市域(郊)铁路S1号线、黄颡口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等交通项目。

  水路方面——黄石新港今年将竣工三期8个万吨级泊位,预计年底港口吞吐能力可达1.1亿吨,提前实现“亿吨大港”目标。阳新富水富池至排市段航道工程(以下简称“阳新富水航道工程”)全面提速。

  公路方面——黄石新增高速公路91公里、一级公路24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对接武汉新城的黄石新港快速通道(下陆区至新港园区段)开建,武阳高速黄石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工程暨发展大道立交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4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工或建成,黄石境内将形成由5条国家高速公路、3条省级高速公路组成“两纵三横三联”的高速公路网。打造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半小时交通圈”,黄石与鄂州交界处的鄂城大道、省道203杨叶大道建成通车。鄂州大冶交界的鄂州花湖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开工在即。

  大道纵横天地阔,江海直达万象新。目前,黄石高速公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三,物流规模全省排名第四,黄石新港成长为长江中上游最大单体港。 

  奋进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如今的黄石“向外”枢纽渐成,“向内”循环提速,正深度融入武鄂黄黄发展的核心圈层。

  畅通道 激起新动能

  金秋时节,万物生辉。武阳高速阳新浮屠收费站装饰一新,喜气洋洋。放眼高速公路,路面平坦宽阔,标识标线清晰显眼。

  过去,浮屠镇到武汉,要通过阳新西的三溪收费站,进入大广高速,需要半个多小时。如今仅需10分钟,就可以直上武阳高速,奔向武汉。

  地处陈贵东收费站附近大冶陈贵镇牛仔纺织服装工业园内的25家企业直接受益武阳高速。

  “跨出门就上高速,缩短了运输时间,节省了物流成本。”湖北陈贵顺富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浩胜说,再也不用绕道了。

  “武阳高速通车后,黄石所有乡镇均能就近上高速。大冶到武汉车程缩短至40分钟,阳新到武汉车程缩短至1小时。”黄石市东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董航说。

  武阳高速公路是武汉都市圈内重要交通干线,黄石段途径大冶、阳新14个乡镇,全长91公里,总投资131.72亿元。沿途设立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和监控中心13处。工程于2020年7月开建,今年9月全线通过交工验收。

  三年筑一路,丘壑变通途。湖北黄石武阳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郑自才说,武黄高速公路的建成不仅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缩短至武汉、南昌的时空距离,还将直接服务公路沿线文旅业、物流业等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

  大路通则物流通,物流通则循环畅。

  随着多式联运、智能化港区建设,以及后方陆域产业的发展,黄石新港“亿吨大港”跃进现实。

  黄石新港是长江中下游流域首个公铁水无缝衔接内陆港口,一二期工程15个泊位建成运营。2021年4月,黄石新港启动三期工程建设,今年相继建成了8个散货、通用万吨级泊位以及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个气膜堆场。

  盐田港港航发展(湖北)有限公司负责人冯鑫义说,目前,三期工程累计完成项目投资8.6亿元,正抓紧建设工业园区管廊工程、深圳港长江智慧调度中心等。

  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港产人城”深度融合发展。

  据介绍,黄石新港吞吐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前9个月港口完成吞吐量5999.3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35万标箱,预计全年完成吞吐量超过8000万吨,增速长江内河港口第一、货运总量全省第三。

  上半年,黄石新港所在地的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6%、145.6%和134.8%。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介绍,随着弘盛铜业、新兴管业、海越麦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到“十四五”末,园区工业产值预计将突破千亿元。

  提品质 通起新生活

  江天一色,百舸争流。仲秋时节,临江而立的黄石正以奋进的姿态决胜全年目标任务。

  距离黄石城区下游60公里处的富池口,阳新富水航道工程工地,人来车往,机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阳新富水航道工程河段全长59.5公里,总投资14.96亿元,工期36个月。工程主要目标是提升富水航道等级,配套河道疏浚、桥梁等工程,建设千吨级船闸,打通富水联通长江的通道。

  富水入江,阳新下游出口建有防洪兼航运的富池大闸。由于防范江水倒灌压力和通航能力不足等因素,去年10月,阳新启动了富水航道工程。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富水航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部负责人田新安介绍,该工程兼顾防洪、灌溉、交通、航运、环保等功能,项目建成后,长江沿江大堤富池段改用坝顶公路交通桥通行,富水通航能力提升至1000吨级(千吨船舶),上游地矿资源可通过富水航道直达长江。

  赶工期、抢进度,忙生产、保安全,工程建设者们奔忙的脚步,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目前该工程航道工程、富池船闸、八一桥、富池船闸公路桥项目工程量已分别完成65%、30%、15%和33.7%。

  施工方、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简称“中交二航局”)富池船闸项目经理部临时驻地隔壁,是今年72岁的半壁山农场退休工人冯建军的家,老人一个劲赞叹工程“改天换地,了不起、了不起!”

  冯建军上世纪50年代末随参加农场建设的父母落户阳新半壁山农场,先后在农场干过供电、水上运输、农产品加工、造船等工作。由于家临江边河道,他经历过多次洪水考验。

  从富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到长江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再到富河水利补短板工程,又到阳新富水航道工程,老人感叹,“党和政府付出很大,太不容易了!”

  悠悠万事,民生为天,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但是,筑路架桥、周行八方,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阳新富水航道工程生态环境复杂,如何兼顾航道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阳新富水航道工程船闸工程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蒋华东介绍,项目创新采用了格型地连墙作为闸墙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有效规避了“止水带”安装的渗漏风险,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也填补了国内类似工况船闸施工的技术空白。”

  在武阳高速建设中,武阳高速原设计方案计划直接穿越省级自然保护区——黄坪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在慎重考量后,设计和施工单位经多次磋商,最终决定绕开风景区,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直改弯”调整,多绕行了2.6公里。郑自才说,尽管这样会增加建设成本,但最大限度减少对天然林的破坏,有效维护了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坦途如虹,大道欢歌。奋进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征程中,黄石的“高速”“高铁”“高飞”“高港”正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向更加光明宏大的未来。

  ▶新闻评论:

  大道如砥

  □ 鄂东评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今日黄石,西融武汉鄂州,北接花湖机场,东连黄冈九江,公路铁路路网纵横交织,凭花湖机场航线通达全球,借长江航运水道通江达海……交通运行“通勤圈”不断优化,交通产业“生态圈”不断提升,交通发展“朋友圈”不断拉近。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依托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优势,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黄石步履铿锵!

  坚持路网统筹,编好交通发展“一张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交通是城市发展和人民出行最基本的需求。要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统筹铁路、公路、水运等规划建设,聚焦350高铁、高速、长江航道和花湖机场航线,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通道、枢纽和网络体系,打造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化、全覆盖布局,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提质扩容。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城乡融合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农村公路连片成网并向进村入户倾斜,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坚持产业协同,下好转型升级“一盘棋”。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捷与产业协同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要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进一步聚焦花湖机场国际航空货运优势,让更多更具含“金”量、含“新”量的产品打上“飞的”。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发挥新港港口和多式联运优势,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争取更多中欧班列在黄石始发,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完善城乡末端配送网络,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和消费品双向流通渠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坚持创新理念,画好路旅融合“一幅画”。每逢假期“人从众”,旅游成为新消费风口。黄石境内景区景点众多,囿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串珠成链”实为“有珠无链”。要变公路设施为旅游景点,将道路自身作为旅游核心来打造,推广精品旅游公路自驾游线路,打造主题网红服务区、沿途观景台、旅行风景道,让公路缝合环境,使路、景相融。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激活沿线加油站、特色餐厅、公路博物馆、商超百汇、精品民宿、红色教育基地、旅游电商等一批业态,带动康养、餐饮、零售、文化等产业发展,形成以“路”带“景”、以“景”增“产”的发展新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交通是发展之利器,交通发展状况关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格局。加强交通建设,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是黄石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题中之义和发展必需。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黄石的“大道”一定会越来越宽阔!(易木生 梁坚义 刘舒晨 柯恒 鄂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