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负面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瞩目。8日中午,市政协委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万锦州做客黄石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与网友们交流食品安全问题,使我们能食在黄石,安全、放心。
落实企业首负主体责任制
主持人:网友“月亮不见了”说,最近他看到有不良商家用鸭肉、边角余料冒充羊肉的新闻后非常震惊,他想请问目前我市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如何?有哪些主要保障措施?
万锦州:从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总体稳定可控,并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客观存在的问题却不可忽视,比如食品行业准入门槛低,食品产业链长,一些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够,消费者饮食习惯存在陋习,基层监管部门监管力量配备不够等。
对于问题,需辩证地看,务实地办。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我们要承担起严格的监管责任,在深入开展食药安全整顿治理的同时,改革创新审评、审批、许可等制度,加大行业清理,严格常态化监管,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检验检测和风险监管体系,并且加强监测资源和执法力量。
同时,承担起落实企业首负主体责任制,切实把安全责任传导到生产经营企业,并且引导全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共治的责任,让政府、企业、公众等全社会都参与到食品安全治理上。
投诉食品安全问题拨打12331
主持人:网友“小小摄影师”问,我市食品安全由不同部门监管,消费者在遇到食品问题时,不知道该打哪个电话,请问食品投诉热线该如何分辨?
万锦州: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以品种监管为辅,分段监管为主。在这种体制下,初级农产品由农业部门监管,生产环节由质监部门监管,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监管等,所以说在改革之前,食品问题可谓政出多门,机构重叠,监管互相推诿扯皮。
如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目前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改革正在实施阶段,改革工作正有序推进,待改革完成后,市民如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只需记一个电话:12331,一个电话管总。
“大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主持人:网友“哎呀妈呀”说,黄石的小餐饮业十分发达,大街小巷都有粉店、面店,这些小餐饮店是否都取得了卫生许可证?市民该怎么选择用餐地点呢?
万锦州:小餐饮的存在是社会需求,可以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满足社会需求、方便人民群众。但一些背街小巷的小店难免让市民有所担忧,在选择安心就餐地点上,市民可以参考餐饮单位的公示牌。
市食药监局对餐饮单位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分为A级、B级、C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平脸来表示,A级和B级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高、风险度较低、安全条件更好。市民只需看公示牌上脸谱,就知道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应尽量选择标注“大笑”的餐饮单位就餐,不但可以更好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也可以引导餐饮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像对药品一样监管奶粉
主持人:刚做妈妈不久的网友“希尔瓦娜斯”,每月都从国外购买“洋奶粉”给宝宝饮用,可前段时间传出“洋奶粉”也存在质量问题,请问药监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我市乳粉特别是婴幼儿乳粉的质量安全?
万锦州:2009年三鹿奶粉三氯氰胺问题曝光后,中国乳制品行业遭受灭顶之灾,企业法人被枪决,企业所在地党委领导被撤职,这表达了中央的态度和决心。
现在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将奶粉当做药品来管理,这在全球都是没有先例的,管理的严格不言而喻。黄石现在没有奶粉生产企业,对于流通环节的监管,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参照药品的管理,主要严控对流通环节的进、销、存三个环节的监管,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嫁接到奶粉监管上。
坚决严罚“回锅油”
主持人:网友“骑车去火星”是个“火锅迷”,他说火锅好吃,但有时候会担心吃到“地沟油”,请问市食药监局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回锅”,以及在火锅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
万锦州:地沟油是指非食用物质,经过加工、提炼,返回到餐饮环节中的油。目前在全球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检验地沟油,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无法辨别标准食用油和地沟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监管主要依靠行政监管。
目前,我们为了严防“回锅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火锅餐饮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号召企业签订责任状,作出公开承诺,并对企业组织了专题培训会,明确告诉企业反复使用“回锅油”是违法行为,并且规定在火锅内,不允许添加非食用物质,火锅底料里不能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规定的品种、计量,若违反了相关规定,除了追究行政责任,还将追究经济责任与刑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