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黄石非遗

西塞神舟会会长、省级传承人贾德生:希望民俗文化能够代代相传

来源:黄石日报社    时间:2023-07-03

分享:

  人物档案:

姓名:贾德生

性别:男

出生:1947年12月

项目:西塞神舟会

职务:会长

作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西塞山区神舟会会长贾德生组织参加西塞神舟会已有近40年历史。

40年来,西塞神舟会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说:“神舟会在我们心中,跟‘国宝’一样。希望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把祖辈的东西,代代传下去。”

从小目睹神舟会盛况

贾德生今年75岁,出生于西塞山区道士洑村二组。

小时候,每年端午前后,贾德生都对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村民们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神舟会;村里有人在固定的场所唱大戏;神舟会来到家家户户巡游,人们焚香、烧纸、放鞭炮祈福……

在农历五月十八这一天,道士洑村几乎万人空巷,齐聚在江边,目送神舟下水,期望神舟将瘟疫带走。

跟在父亲身后,目睹神舟会盛况,西塞神舟会这一民俗活动,在贾德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0年,贾德生初中毕业。那时候,西塞神舟会活动正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一度被中断。贾德生便在村里专心种菜,贴补家用。

1983年,因担心祖辈传下来的习俗没落,道士洑村村民谋划着恢复西塞神舟会活动。贾德生很高兴,加入“神舟会”这一操办送神舟活动的民间组织,成为会中一员。

从此,贾德生在村里老人的带领下,参与组织西塞神舟会活动,并陆续得到认可,接过了传承西塞神舟会的接力棒。

虚心学习成为传承人

按照惯例,西塞神舟会活动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五持续到五月十八,为期40天,“神舟会”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操办。

每年神舟会活动开始前一个月,贾德生便会放下家里的农活,到各个企业、村民家中募捐筹款、购买神舟制作材料,做神舟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作为一项群众参与广泛的民俗活动,西塞神舟会活动丰富,备受当地百姓关注。在“神舟会”中,贾德生先后担任过后勤组、生活组负责人。过程中,他虚心向年长成员学习,并在活动中领会其内涵。

“前辈们对各项流程和制作工艺要求严格。”贾德生回忆,每年,活动开始之前,老资格会员们会寸步不离地守在神舟旁边,监督、指导各个环节。贾德生耳濡目染,也逐渐熟悉了西塞神舟会活动的各个环节。

“(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点光,时间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熬夜候着;五月十七日晚,通宵打醮守夜,再困再累也得熬着;五月十五到五月十八,神舟会进入正式会期,需要每天守着,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有时候连吃饭都是匆匆扒两口……”他说,就这样,到1996年,他被挑选成为了西塞神舟会的传承人。

希望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1996年,贾德生正式成为“神舟会”的主要负责人。

可此时,他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更显而易见的困境是:“神舟会”是一个自发性的民间组织,没有经费来源。贾德生便想方设法组织群众,宣传活动,展现活动中的艺术魅力,一边“开源”,一边“节流”。

在他的带领下,西塞神舟会于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联动下,西塞神舟会的传承与保护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项保护措施也正在逐渐完善和落实中。“前两年,西塞山区相关部门帮助我们翻修了‘神舟宫’,现在的活动场所相比之前要好很多。”贾德生说。

如今,“神舟会”共有40余名会员,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有50多岁。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贾德生也开始在“神舟会”中物色新的传承人,“会员们大都是无偿劳动,没有报酬,涉及面太广,琐事太多,我们也正在考察新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

他还补充,希望“神舟会”能够继续将祖辈传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让民俗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记者 陈子才/文 周巍/摄)